【编者简介】
杰拉尔德·皮尔里(Gerald Peary),威斯康星大学传播学博士,萨福克大学荣誉教授,曾在罗格斯大学、波士顿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电影研究和编剧课程;知名影评人,密西西比大学出版社“电影人访谈录系列”主编。
【译者简介】
邵逸,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硕士,译有《王家卫访谈录》《幻夜奇行:大卫·林奇谈电影》《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无法上映的54部电影》等。
【图书简介】
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杀死比尔》的导演,风靡全球的电影鬼才。这部访谈录汇集了昆汀接受的二十四篇重要采访,时跨二十年,涉及他的方方面面:在音像店打工的穷苦经历,功成名就之后的随心所欲;其电影遭人诟病的暴力场面,对流行文化的指涉,对各种导演与类型片的借鉴;对朝九晚五的工作的不屑,对财富自由的满足,对名气的矛盾心理;对童年、亲情、爱情的记述……
昆汀是行走的电影百科全书,记忆力惊人,几乎对整部电影史了如指掌。昆汀也是极佳的影评人,对自己的电影做出了详尽且独特的解读。导演、编剧、演员,昆汀的身份变化多端;不变的是他对电影的热爱,是他接受采访时生动的面部表情、典型的坏小子笑容、机关枪似的高频笑声,以及烦人又迷人的自负。
---------------------------------------------------
【编辑推荐】
★昆汀·塔伦蒂诺访谈合集首译中文,《低俗小说》《杀死比尔》标配读物,精选二十四篇重要访谈。
★他是风靡全球的电影鬼才,屡获奥斯卡金像奖等国际大奖。
★迷人的自负,口无遮拦的表达,暴力与哲思的完美融合,直击现代人的关切点——工作、财富与名声。
★—昆汀,你是个怪人。—没错。我就是这么牛。
★二十四堂大师电影课,展现昆汀的暴力美学,勾勒昆汀的创作理念与演艺之路。
跟昆汀重温暴力名场面:《落水狗》中的剃刀戏、《杀死比尔》中的青叶屋大战、《无耻混蛋》中的剥头皮场面……
跟昆汀学拍电影:关于导演的电影书毫无意义,用小说家的自由拍电影,用故事新编的方式创作《低俗小说》,给乌玛·瑟曼布置看色情片的家庭作业,全心全意地饰演精神病……
★二十四份观影指南,收录昆汀的私人电影清单。
跟昆汀纵览电影史,听昆汀一针见血做影评:戈达尔、希区柯克、伍迪·艾伦、大卫·芬奇、侯麦、科波拉、科恩兄弟、斯科塞斯、斯皮尔伯格;恐怖电影、犯罪电影、功夫电影、西部电影……
★二十四部昆汀即兴主演的微电影,一次性看够昆汀自己的“低俗小说”。
极度贫穷的少年时期、喜欢独处的青年时期、财富自由的中年时期;对流行文化的狂热、对表演的自信与执着、对普通工作的鄙视、对名气的矛盾心理……
★二十四次面对面畅谈,寻找攀上昆汀高峰的险路:暴力与幽默。
★装帧由屡获“中国最美的书”殊荣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以暴力美学为灵感,精选昆汀金句,封面采用手揉纸,给人复古的体验、温柔的触感。
人们从不吝啬对昆汀的赞美和喜爱,也总是为他贴上众多的标签,诸如“鬼才”,“痞子导演”,“血浆导演”,等等,影迷沉醉在昆汀编织的电影神话中,为他天马行空的创意和鬼使神差的灵感欢呼。他是人们在谈论“暴力美学”绕不过的人,他从音像店店员成为了一代传奇大导演的故事...
评分 评分在25岁之前《低俗小说》几乎一直是我心目中No.1的电影,学生时代女友送的生日礼物都是《杀死比尔1+2》的套装DVD。迷恋昆汀大概就是当年我这个乖小孩心中最隐秘的快乐。所以看昆汀早期的采访,就像老友叙旧,他津津乐道的每一个细节我都无比熟悉想隔空击掌,没想到的是昆汀竟也是塞林格粉,而《低俗小说》结构的灵感来源就是格拉斯家族。除此之外我也严重赞同约翰屈伏塔是这个世上最迷人的珍宝。访谈比预想中精彩不少,面对重复的提问,昆汀总能金句频出,又不失专业,当然还有他对电影的无限热爱,而身为重度影迷的昆汀同时又是最让影迷热爱的导演,这种反哺和追捧形成一个最棒的闭环,即便时隔多年,你仍然可以随时回到那个熟悉的避难所,跟着布鲁斯威利斯一起说:Zed's dead baby, Zed's dead.
评分超级影迷昆汀·塔伦蒂诺,看他的访谈很过瘾,从《落水狗》到《被解救的姜戈》,每部电影都可以谈这么多好玩的。影迷对他的电影津津乐道,希望能找到他电影中致敬和“抄袭”的片段,这种索隐的快乐就跟捉迷藏一样,这种互动才是塔伦蒂诺电影的最大的魅力。他在众多导演中独树一帜,就是因为这种调性。书中有篇《放心观影》开篇说的好,“昆汀·塔伦蒂诺之于音像店员,就像法国新浪潮、彼得·彼得丹诺维奇和保罗·施拉德之于几代影评人一样——证明了摆脱电影史观察者的身份,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并在此过程中对电影史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可能性”。另外,昆汀说喜欢戈达尔,让人想到特吕弗喜欢希区柯克,很有意思。
评分4.5,B级片、香港功夫、日本动作片,意大利西部电影、美国犯罪、新浪潮及戈达尔是昆丁的马赛克,昆丁拼出了自己的图案
评分私以为访谈录本身就不是很好读,其一在于你必须得对被采访人有一点基础了解和认知,虽说这几乎是所有阅读的基础了,但你访谈录的专有性、特殊性依然会让我阅读之前做点准备工作,而不是书店那样拿起来就翻阅;其二在于对话的转换,提问者的问题都是精心准备,而我们很难在快速转换的过程中把握重点,更多时候是在被回答者牵着走的,很难理清头绪。 若是一口气阅读完所有的内容势必会经历某些情绪的转化,我时常因为采访结束而阅读随之结束,最后读完都是碎片化的笔记,东一点西一点儿。最后拼凑出来的是我对昆汀的几个基本认知,他是善于且喜欢写剧本的导演、他是个以成为一位专业电影人为毕生使命的电影爱好者、他还是个影评人,对影评有着独特追求的撰写者、他是个理解贫穷且战胜贫穷的梦想男孩儿。
评分昆汀应该是极少数敢于且愿意如此坦诚地回应采访的导演(前提当然是采访者能赢得他的尊重),因为他向来就不惮于在电影里展现自己的一切——他的自负,他的喜好,他的迷影史,他编剧的小技巧,以及他的价值观——所以在采访中他也可以如此直率地谈论以上种种。他的电影就是他本人的集中展示与代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