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元,现定居加拿大。曾出版音乐随笔集《北方人的巴赫》和《管风琴手记》。作者学习钢琴、管风琴多年,是国内多家报刊杂志的撰稿人,常以“管风琴”署名在网络上发表音乐随笔。在国内关注音乐的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她的文字流畅、丰富,又有着同龄人中少有的成熟的气息。
本书是作者继《北方人的巴赫》、《管风琴手记》之后又一本谈音乐的书,让人惊喜的是,内容更为丰富且颇具价值。开篇第一部分当然还是作者的练琴笔记和对作品、音乐家的札记。这些文字是作者学琴、练琴、演奏、读书、听音乐会、看DVD中的真实感受,用她特有的细腻而丰富的语言描绘出来。第二部分是作者编译的一些音乐家的评论和分析文字,如兰多芙斯卡谈音乐,让我们可以看到大师是怎样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在音乐之外,本书第三部分还特别的讲述了管风琴的简史,并附有大量的管风琴照片。如果说教堂建筑是欧洲建筑的代表,那么管风琴就是教堂建筑的精华。这些照片足以让我们体会到管风琴建筑艺术的华美与辉煌。
帮别人在网上定的书,正好别人休假了,于是我没事时翻着看。对我这个音乐白痴来说,其实一直没有概念“管风琴”到底是什么样的音色,只是看了书中的插图后才恍然大悟,欧洲教堂中的那些巨大无比的家伙原来就是管风琴啊。刚翻开就被第一章的前言吸引了:“所谓的高雅艺术,不骄...
评分网络里的管风琴 阿眉 说起来,我能读到《管风琴看听读》这本书,一大半要归功于网络。 两年前,有一天等人时拿本刚买的《万象》杂志打发时间,翻到《钢琴节花絮》一篇,忽然有个句子让我眼前一亮:“……装饰音是如此重要,它要轻轻飘浮,落得稳妥,要缠绵并且清脆,...
评分我是老马的粉丝,而且极为有幸地,听了她的现场演奏会。这是我第二次现场听管风琴,距上次在厦门管风琴博物馆,数来已有五年。 那次见识了管风琴的威力,被深深震撼,无可救药喜欢上这庞然乐器。令人喜出望外,这次演奏会,老马采用了讲解加演奏的方式——我最喜欢这种方式了...
评分因为如今高手车载斗量,简直遍地都是把李斯特弹得天昏地暗的人。可是在Graf这种完美的音乐家面前,我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有许多奇迹,你在遇见之前可能无法想象。活着是为了少错过一些奇迹,就怎么简单。 面对练琴,很多演奏者都会心怀绝望,好比在地狱里挣扎。不过大家也会有...
评分谁动了你的巴赫? 如果不幸喜欢上古典音乐,崇洋是一定的。有得选吗? 不说音乐本身,就说谈古典音乐的书,中文作者也是寥如晨星。所以凡有这类书,都会留意一下,尽量找来读读。晨星当中有陈丹青,有辛丰年,甚至李欧梵。不一定赞同他们的所有观点,但了解一下人家怎么看莫扎...
深入有趣!
评分她的文笔有种拙气,恰恰是动人可贵之处。越听越明白,那些汪洋恣意的文字其实基本和音乐无关,只属于写作者个人抒情的需要罢了。
评分读过她的《北方人的巴赫》和《管风琴手记》。很喜欢她。
评分看久了就觉得很一般了
评分音乐的文字化,需要反复咂摸才会略有所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