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4-11-21
1903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对苏报案从缘起到结案的描写,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其中一些对“原告”“被告”的描写十分生动,时而使人捧腹大笑,如若读小说。这为后文鞭辟入里的案件分析奠定了基础。很多学者著书并不在意文笔,而蔡斐教授着意发挥文采,使一本学术著作兼具历史叙事的可读性和学术上的创新性,是很难得的。
评分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对苏报案从缘起到结案的描写,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其中一些对“原告”“被告”的描写十分生动,时而使人捧腹大笑,如若读小说。这为后文鞭辟入里的案件分析奠定了基础。很多学者著书并不在意文笔,而蔡斐教授着意发挥文采,使一本学术著作兼具历史叙事的可读性和学术上的创新性,是很难得的。
评分作者拥有传播学、法学、历史学等多元学科的良好学术训练背景和阅读积淀,采取以个案精妙叙事观照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的大历史命题,在富于细节与问题意识的事件还原叙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本案审理过程中折射出的当权者、保皇维新者、革命党人和西方列强等多元政治势力间的复杂博弈,上海租界华洋杂处、媒体与舆论平台多元、思想与受众背景纷繁的社会生态,以及围绕司法主权、司法独立与司法现代转型这当时的“不可能三角”之间展开的复杂互动。这一重大事件背后的新闻、司法、政治与社会背景的分析,体现出作者洞察历史多面性、社会复杂性与人性正反面的高超学术功力,而上述种种复杂因素之间的博弈与曲折性变革,直至今日,仍在中国现实语境的舞台上反复上演,让这样带有作者人文温度与现实关注情怀的作品,具有极强的知行合一式的阅读价值,值得推荐。
评分本书呈现了一个优秀的历史叙事文本,赋予解构苏报案一个独特的视角,且书中作者提出的“司法是一种变量之和”“司法过程中的偶然性”“个案推动说”等概念性观点,很有新意。
评分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对苏报案从缘起到结案的描写,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其中一些对“原告”“被告”的描写十分生动,时而使人捧腹大笑,如若读小说。这为后文鞭辟入里的案件分析奠定了基础。很多学者著书并不在意文笔,而蔡斐教授着意发挥文采,使一本学术著作兼具历史叙事的可读性和学术上的创新性,是很难得的。
蔡斐,江苏东台人,新闻学硕士、法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曾获“全国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第三批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称号,同时担任新华网、人民网、侠客岛等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6项,出版《二十世纪影响中国司法的20大案》《近代重庆新闻传播史稿(1897—1949)》等专著6部。
朝廷与平民打官司,风雨百年“苏报案”背后的故事。一本以苏报案为中心讨论清末司法转型必然性的精彩之作,从苏报案个案入手,看百年司法改革。
著名学者龙宗智、周勇、龙大轩、徐昕、李彬、邓绍根、王敏、巢志雄、曾令健一致推荐。
【内容简介】
一本以苏报案为中心讨论清末司法转型必然 性的法制史、社会文化史研究著作,从晚清朝廷状告平民这起震惊中外的苏报案入手,看百年司法改革。
本书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再现了苏报案全过程,从小叙事抽丝剥茧,以大视野审视清末司法转型,阐明苏报案个案力量推动中国近代化法治前行的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作者从法制史、新闻史等多学科角度切入,运用跨学科视野,立体考察苏报案,精剖细缕其引发的中外制度、思维层面的碰撞及反思,并在学理上提出了“司法是一种变量之和”等新观点,从而揭示出事件所蕴含的法律、政治、社会、历史意义。
【本书看点】
1.著名学者龙宗智、周勇、龙大轩、徐昕、李彬、邓绍根、王敏、巢志雄、曾令健一致推荐。
2.一场以苏报案为中心讨论清末司法转型必然性的精彩之作。从苏报案的小叙事抽丝剥茧,以大视野审视清末司法转型,阐明苏报案的个案力量推动中国近代化法治前行的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
3.值此苏报案120周年之际,生动再现了苏报案全过程。1903年发生在上海的苏报案,既是文弱书生与清代朝廷的较量,也是中西法律的一场特殊较量。本书对苏报案案发过程的叙述,颇似历史小说,对案件“起承转合”的架构更是丝丝入扣,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章回小说的阅读体验。
4.运用跨学科视野,探究历史“名案”的背后故事。本书从法制史、新闻史等多学科角度切入,运用跨学科视野,联通微观与宏观、事件与结构、个案与法理,将苏报案置于更加复杂的、充满变量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真正回到了案件本身。
5.新见迭出,见解独到。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司法是一种变量之和”“司法过程中的偶然性”“个案推动说”等新概念、新观点。无论是对于苏报案研究还是对于近代中国法律史研究,均有拓展和深化之功。
6.封面设计精美,贴合本书主题。封面采用了会审公廨图,可见堂下跪着清朝百姓,而堂上却有戴着礼帽的“洋人”和戴着官帽的清朝官员,表现出“法庭”上中西力量对峙和碰撞的局面,与本书主题甚为契合。
【名家推荐】
1903年上海苏报案,无论是发生的时间、冲突的地点、审判的机构还是事件背后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重因素,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这也注定了苏报案在中国司法制度史上的独特地位。哲学上讲,矛盾的特殊性在一定场合下,会转化成矛盾的普遍性。在风云际会的晚清时代变革中,苏报案的特殊性成为启动清末司法转型的重要动因。蔡斐的博士论文《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正是围绕这一问题,以案件的过程作为叙事推进的纵轴,以案件构成的诸要素及影响因素作为分析研究的“横截面”,不断“深描”,且用“复调”,联通微观与宏观、事件与结构、个案与法理,厘清事件的社会结构,追问审判的种种变量,探讨案件的学理内涵,进而窥视到中国近代司法转型的必然性。在这个意义上,12年前写作的《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依然值得细读慢品,120年前发生的苏报案依然值得审视打量,这或许就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该书的缘由。
——龙宗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原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苏报案是中国近代史上富有标志性意义的诉讼案件。它以邹容的《革命军》和《苏报》倡言排满的激烈言论起,至邹容狱中去世和章炳麟出狱避至日本终。邹容一直是此案的主角和灵魂,贯穿于全案始终。
15年前,蔡斐教授从新闻学学科入手研究苏报案,完成了《1903年:上海苏报案——一场煌煌天朝对两个文弱书生的诉讼》的硕士论文,进而又从法学学科的角度完成了《1903年: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的博士论文。在这个过程中,他发掘出邹容在法庭上的论辩词这份极珍贵的史料,让我们观察到邹容从追求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到追求社会主义理想的升华和转变。邹容成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民族独立解放中思想不断进步和自我提升的典范,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第一个写下独立篇章的重庆人。据此我与他又根据历史学学科的规范合作编成了《邹容与苏报案档案史料汇编》上下两册。
今天,他的博士论文再版问世,显示出其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独特价值。这一进程前后历经15年时光。可以说,蔡斐教授把最美好的青春都投入邹容与苏报案的研究中,这是一个青年学者踏实执着的成长之路,也体现出一个中华子孙的责任担当。
“风雨巴山遗恨远,至今人念大将军”。邹容,一直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也会永生在蔡斐教授的笔下。
——周勇(中国史学会特邀理事、重庆史研究会会长)
个案推动法治。清末苏报案就是这样一个推动中国法治进步,尤其是司法转型的个案。帝国司法的黄昏下,苏报案犹如一记响亮的钟声,敲醒了沉沉欲睡的清政府,让他们关注到一个与几千年中国司法审判不一样的运作模式。尽管在司法主权被剥夺的会审公廨中,他们狼狈不堪,却催生出朝野上下收回领事裁判权的集体呼声。同时,借助媒体的广泛传播,苏报案又犹如一堂法治的公开课,通过“前台”的一场场展演,“剧场”中的司法审判让广大民众看到了现代法庭的诉讼架构、律师制度、司法程序、证据制度。在这个意义上,蔡斐经由“小叙事大视野”的“问题中心”的法学研究范式,就是尝试从苏报案的个案入手,把隐蔽的历史公开化,让司法幕后的讨价还价与角力角逐,展现到时代的聚光灯下,期望从一个侧面展现当时传统司法与现代司法之间之间种种矛盾,进而论证清末司法转型的必然性,并延伸出其它相关学理讨论。全书洋洋近20万字,新论随史料而出,妙语因言说而见,值得推荐!
——龙大轩(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央视《法律讲堂》主讲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苏报案是晚清中国一起重大的影响性案件。诉讼一方是以帝国自居的煌煌“天朝”,另一方则是章太炎、邹容两个手无寸铁的文弱书生。在这场“大象对蚂蚁”诉讼中,把持庭审的却是公共租界的外国势力,偌大的清政府不得不在会审公廨以平等当事人身份出现,不得不聘请外国律师代为出庭,不得不通过外交途径反复与西方列强讨价还价……可最终,清政府也没等来自己想要的严刑重罚。
这一切,是120年后国人难以想象的场景。但历史,就这么真真切切地发生了,而且发生得轰轰烈烈,催生出一场包含司法转型的时代之变。
庭上激辩,庭外角逐,故事跌宕起伏,历史波澜壮阔,宏大产生于细微,个案推动着法治,蔡斐教授积十年之功,娓娓道来,条分缕析,给我们讲述着这段历史,也深刻阐述了背后的学理。
——徐昕(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知名律师)
“苏报案”是近代史包括新闻史的标志性事件,蔡斐教授的这篇博士论文从跨学科角度,探讨了这一历史事件对晚清司法转型的启蒙意义,对新闻史与新闻学颇有新意,也让我们对苏报案的理解更为立体与透彻。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120年前爆发的震惊中外“苏报案”,被当年亲历者章士钊精准地预测为“永远之纪念物也”。它不仅被史学界赞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次重大转型时期一个极富象征性的事件”,而且被新闻学界评价为“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之首,更成为法学界近代中国法律观念变革的代表性案例。蔡斐教授专著《1903年: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是“苏报案”天年之轮累累硕果的上乘佳作。新闻学硕士阶段,他专注“苏报案”个案研究,探幽析微,梳理出“一场煌煌天朝对两个文弱书生的诉讼”;法学博士阶段,他又从“苏报案”的“小叙事”,抽丝剥茧,“大视野”审视清末“司法转型”,阐明“苏报案”的个案力量推动中国近代化法治前行的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无疑,这本书是十年磨一剑、打深井做个案的典范之作。
——邓绍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
1903年发生在上海的苏报案,是一个震动朝野的政治事件,也是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又因英美法等列强和上海租界当局的介入和干涉,围绕章太炎、邹容的引渡和苏报案的审理与判决等问题,中外之间展开了颇为漫长而复杂的交涉。因此,苏报案又成为一个受到各方持续关注的司法案件。本书正是从这一角度切入,揭示中西之间不同司法理念、司法制度的冲突与碰撞,并由此考察近代中国的司法转型,无论是对于苏报案研究还是对于近代中国法律史研究,均有拓展和深化之功。
——王敏(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苏报案研究》作者)
“苏报案”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第一个因进步言论而被政府告上法庭的报案,因该案涉及领事裁判权对司法主权的侵蚀、会审公廨的对抗式庭审程序、进步思想随诉讼而进一步传播的奇幻、夹杂着传言与谣言的幕后秘辛,而获得时人和后人的广泛关注。发生于20世纪初的“苏报案”实为18世纪后半叶中国国力衰退的尾声。乾隆帝以“十全之功”自居,奉行闭关锁国、整肃思想、蔑视科学之策,导致极权政治、朝贡经济、守旧文化盛行,错过了全球化、现代化的机会,法律和司法制度的现代化更是无从谈起。“苏报案”是从全球史看中国司法艰难转型的绝好事例,这是一座能满足每一位有好奇心之人的丰富宝库,蔡斐教授无疑是这座宝库的掌钥人。
——巢志雄(中山大学法学院)
1903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