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勒卡雷,原名大卫•康威尔(David Cornwell),1931年生于英国。18岁便被英国军方情报单位招募,担任对东柏林的间谍工作;退役后在牛津大学攻读现代语言,之后于伊顿公学教授法文与德文。1959年进入英国外交部,同时开始写作。1963年以第三本著作《柏林谍影》一举成名,知名小说家格林如此盛赞:“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间谍小说!”从此奠定文坛大师地位。
勒卡雷一生得奖无数,包括1965年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爱伦坡奖,1964年的英国毛姆奖、James Tait Black纪念奖,1988年获颁英国犯罪推理作家协会(CWA)终身成就奖,即钻石匕首奖(另外在1963年与1977年两次获颁金匕首奖),以及意大利Malaparte Prize等等。2005年,CWA更是将其最高荣誉“金匕首奖中之奖”授予勒卡雷。至今已出版21部作品,已有11部被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勒卡雷以亲身经历,加上独一无二的写作天赋,细腻又深刻地描写神秘而真实的间谍世界,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两难的道德处境、暧昧的善恶定义,内容富含哲理,情节引人入胜,读来欲罢不能,不愧为享誉全球的大师级作家!
揪出了潜伏在英国情报组织中的双面间谍后,史迈利临危受命整顿元气大失的英国情报局,并誓言反击。他抽丝剥茧,循线得知苏俄情报头子卡拉在东方进行神秘勾当,即刻派出左右手“荣誉学生”前往追查。
爱情、谋杀、毒品从香港这座埋藏着法、英、美等殖民文化的坟场,往柬埔寨、越南、泰北等地辐射窜流,东方明珠的光芒瑜不掩瑕。赤裸的人性欲望更让“荣誉学生”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游移在万丈深渊的悬崖边……
间谍小说第一人勒卡雷以自身真实经历为笔,在《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荣誉学生》、《史迈利的人马》之史迈利三部曲中,描绘谍报高峰期下的人性幽微,挖掘最底层的欲望,令人沉吟再三,精采可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这更是现代文人马南邨一篇杂文的起首语。东林顾宪成的惨痛有史可考,马南邨的悲离,更是欲诉无言。 荣誉学生写得是杰里,杰里身后,是帝国残阳中的栋梁史迈利...
评分史迈利的形象其实和电影《锅匠》中的形象有些许差别,我心中的史迈利是外表更加普通的中年男人。 不得不说,相比英国更有名的福尔摩斯,史迈利更加趋近我的内心,即使我非常喜欢福尔摩斯。 那个男人,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在人声鼎沸的场合下,他一个人默默垂着头,似要睡着一...
评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这更是现代文人马南邨一篇杂文的起首语。东林顾宪成的惨痛有史可考,马南邨的悲离,更是欲诉无言。 荣誉学生写得是杰里,杰里身后,是帝国残阳中的栋梁史迈利...
评分不熟悉的历史背景➕隔应的翻译,脑细胞死伤无数…… 一边看一边担心着,全书悬念到底是什么?到底是我没看懂还是隐藏太深?最后发现其实就是一开始理解的那样,史迈利在研究卡拉弱点的时候,发现了他在中国有个地鼠,于是想把他搞到手。而之前还在帮地鼠收黑钱的哥哥,偏偏在...
评分也不知道是翻译原因,还是著作本身就是这样,情节曲折,读起来也曲折,整整花了3个礼拜的睡前时间总算看完第二部。 500多页啰嗦下来,出场的人很多,发现作者对人物刻画很擅长,第一部里出现过的几个人物还是保持原有特点,而新角色的特点也是非常鲜明。看书时候能同时在脑海...
哟呵,宋瑛堂小亲亲的文笔真是可爱啊,可爱死了,是不是啊?! -_-
评分#台版翻译颇有半文言半白话的韵味,英式冷幽默和自我调侃部分翻得十分传神。小组长作为资深情报人员在这本里时刻处于神游状态不科学啊,史迈利一如既往地高深莫测。败点是杰里对丽姬的爱情突兀且刻意,完全没有水到渠成的感觉,所以说勒爷爷就是不擅长写BG感情戏么?
评分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啊终于看完了”的如释重负的感觉,这个诘屈聱牙的台版翻译真是看得人痛不欲生不知所云。反正我是完全没弄清楚这一本究竟发生了什么。
评分哟呵,宋瑛堂小亲亲的文笔真是可爱啊,可爱死了,是不是啊?! -_-
评分翻译就是个笑话啊哈哈哈哈哈。我随便挑两句出来逗逗你们好了“请勿朝极为有益健康的水里吐低级秽物,士绅”不要说是拿谷歌翻的,谷歌翻译的都比这里面的更像中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