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姆·托宾,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他1955年生于爱尔兰韦克斯福德郡恩尼斯科西镇。毕业于都柏林大学。自199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南方》以来,托宾已出版十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一部诗集,多部戏剧、游记、散文集。《黑水灯塔船》(1999)、《大师》(2004)、《玛利亚的自白》(2012)都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大师》荣获2006年度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等文学奖。《布鲁克林》获2009年度英国科斯塔最佳小说奖。《诺拉·韦伯斯特》获英国霍桑顿文学奖。2011年,英国《观察家报》将其选入“英国最重要的三百位知识分子”,同年,他获得爱尔兰笔会文学奖,以表彰他对爱尔兰文学做出的贡献。2014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文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目前,托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Irene and Sidney B. Silverman人文讲席教授,自2017年起也担任利物浦大学校监。2022年,他被爱尔兰艺术理事会任命为爱尔兰桂冠小说家(2022-2024)。
《母与子》是科尔姆•托宾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所收九个短篇小说均围绕母亲与儿子的关系,捕捉一个转折性时刻。在那一刻,母与子之间微妙的平衡被打破,或者他们对彼此的认识发生改变。一个男子埋葬了母亲,用一夜放纵冲刷内心的悲伤;一位著名歌手征服了满场观众,但无法取悦在场那个多年未见的儿子。而在本书最后也是最出色的故事《长冬》中,一个年轻人在大雪覆盖的群山中,搜寻离家出走的母亲。 托宾细致、优雅、流畅地刻画了各色男女,他们受制于习俗,受制于难以言说的情感,走不出过去的阴影。许多人无可奈何地陷入生活的泥淖,别无选择。托宾透过这些故事,准确展现了人的脆弱和渴望,震撼人心,令人难忘。
乔伊斯、王尔德、叶芝、贝克特……这些在世界文坛上熠熠生辉的名字都来自于爱尔兰这个让人觉得颇为遥远颇为陌生的国度。仅从幅员的辽阔程度上说,爱尔兰可以算是一个盛产优秀作家的国度,而科尔姆-托宾则可以算得上是爱尔兰文坛又一位可能成为大师的作家。 爱尔兰这个国...
评分托宾的热潮算是在今年开始掀起来。 首先是周嘉宁在看了托宾后大力赞赏,从周嘉宁的作品中后来也可以看见与托宾相似的细碎而准确的温情以及孤独。周嘉宁曾三番五次提到一篇文章《三个朋友》,这也是我认为《母与子》里边故事讲得最跌宕的一篇,高潮出现海滩的暧昧,两个男生朋...
评分科尔姆•托宾刚刚来中国,参加上海国际图书节,这样大师的到来,应属文坛盛事,可惜读过他著作的中国读者,实在太少。 这本《母与子》是“短经典”中的一本,收录了作者的9个故事,都以母子为背景。 科尔姆•托宾叙述节奏很缓慢,他不是一位靠故事赢人的作家,甚至有些不...
评分这应该不算作书评,而是解释一下我为什么看到泪流满面吧。 我母亲是个脾气很急的人,现在年纪大了收敛很多,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小学的时候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告诉她新学期要交多少学费,她“嘭”地把手里的碗砸向满桌佳肴,朝我大声吼叫:“上什么上,交不上学费就干脆别上!”然后...
评分我没有办法说,在看《长冬》的时候,我跟着主人公一起抬头,看秃鹫在哪里,既希望找到母亲的尸体,又想着也许没有死。我没办法说,在看《借口》的时候,主人公最后点起的火光,如何在主人公的脸上和我的心里,明明灭灭。我没办法说,在看《路上》的时候,后视镜里母亲和孩子两张没什么表情又各自不同的脸,像是情感的压缩饼干,随着汽车的行驶,摇摇晃晃。我更没法说,这些故事初读还好,读完之后,只要一回想,心里就多一层复杂感受。我很喜欢这本小说集,尤其喜欢压轴的《长冬》,非常推荐,看的时候,感觉自己也置身在雪地之中,伴随着鞋子踩进雪地时嘎吱嘎吱的声音。
评分重读《长冬》依旧被狠狠触动,一条线索是父子对母亲近乎隐形的依赖在失去后才察觉,这是多少代女性的命运,另一条是在缺失与离开中生活的重建,在某个尖锐时刻(野猪狩猎那段写的动人心魄)接受残酷的现实,推着我们跨过漫漫长冬。其他篇目也很惊艳,多年后重逢儿子在台下看母亲唱完《一首歌》后不动声色地逃离;母亲开车载抑郁症儿子出院回家,《路上》充满隔阂的对话和回忆交错进行;《暑期工作》的题目特别准确残忍,从祖孙二人的感情变化追问发自内心的爱与陪伴是怎么一步步变成”我付出已经足够多了”的冷漠疏离;《家中的神父》儿子审判前与母亲相见的一幕充盈着无关法律与道德的纯粹情感,随着儿子的离开母亲的伫立渐渐克制与抽离,写得太好。从各种细微的切片之中可以扩展出整个故事,托宾能用温柔细腻的笔调写出人情与生命里最复杂的百转千回。
评分第一次在上海见到托宾时,他与王安忆对谈,那时我完全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的嗓音非常有磁性,很好听。后来无意间看到短经典系列收录的《母与子》,我就是从那个版本入坑托宾的。 科尔姆·托宾的小说圆熟流利,细微的情感捕捉,舒缓从容的节奏,很容易让人融入进去。尤其是《长冬》,感人至深,读过多遍。另外一篇《关键所在》,读过《诺拉·韦伯斯特》的人会知道它们之间的关联。
评分这是我今年读到过的最好的一本书,非常难得的阅读体验,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种密语,读完久久不能忘怀,最后一篇《长冬》,看到儿子幻想在雪地里找到变成小女孩的母亲回家,突然有一种很强烈的情感要从胸口冲破而出,喉咙暗哑,眼眶湿热,多希望这一幕是真实发生的啊! 被网络文字侵蚀的这么些年,已经快要忘记好小说是什么样子了。
评分心思细腻,立意不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