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汀陽,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主要代錶作有《論可能生活》(1994)、《天下體係:世界製度哲學導論》(2005)、《壞世界研究:作為第一哲學的政治哲學》(2009)、《第一哲學的支點》(2013)、《天下的當代性:世界秩序的實踐與想象》(2016)、《惠此中國:作為一個神性概念的中國》(2016)、《四種分叉》(2017)、《曆史•山水•漁樵》(2019)等。三聯書店2023年起陸續推齣“趙汀陽集”,如《一個或所有問題:一份哲學草稿》(修訂本)、《尋找動詞的形而上學》、《跨主體性》、《秩序的理由》等。
一部教你“如何幸福”的哲學指南
中文世界中為數不多的原創哲學經典
《論可能生活》是一本討論生活意義與幸福問題的書,但它幾乎沒有直接討論生活的意義,而是通過幸福來標記意義。在當下,幸福的消失逐漸成為當代社會的嚴重問題,由於快樂與滿足能夠通過購買獲得,幸福正逐漸被廉價替代品取消,這是危險的,因為這會取消生活的意義。趙汀陽在本書中將倫理學從普遍意義上的規範倫理學拉迴生活本身而不停留在生活之外。他在書中對規範倫理學及現代社會甚至宗教亦有種種批判,反思極富見地,往往一語道破人們慣常思維邏輯中的觀點缺陷,這些錯誤也是當代哲學常見的錯誤。生活的意義應該迴歸生活,這毫無疑問是有力的呼籲。同時,它也並不是人們當下麻木一見的過來人的“雞湯”,因為趙汀陽自己邏輯學和分析哲學的功底使得批判具有穿透力。與趙汀陽的所有文字作品一樣,本書的哲學書寫仍然呈現為他極為個人化的風格,於當下學界過於曆史考證及翻譯語係濃厚的風格中獨樹一幟。
--
哲學,特彆是倫理學的根本問題,不是“幸福是什麼”,而是“怎樣纔能獲得幸福”。《論可能生活》是哲學傢趙汀陽探討倫理學的第一本著作,討論生活意義與幸福問題。在當下,幸福的消失逐漸成為當代社會的嚴重問題,由於快樂與滿足能夠通過購買獲得,幸福正逐漸被廉價替代品取消,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會取消生活的意義。作者在本書中將倫理學從普遍意義上的規範倫理學拉迴生活本身,而不停留在生活之外,討論幸福是什麼?幸福是如何可能的?又是如何被創造的?本書的結論是,生活的本意就是追求幸福,幸福就是過創造性的生活,而公正保證瞭這種生活的可能。
在本書中,作者主張建立一種以目的論為基礎而不以知識論為基礎的新目的論倫理學,其最根本的兩個原則即是“幸福公理”與“公正公理”,前者說明瞭一個人如何創造幸福,後者錶明怎樣保護創造幸福的條件。全書語言精煉,展現作者特色的原創哲學思考穿透力的同時,頗具現實指導意義。本書自1994年第一版上市以來,影響廣泛,是中文世界中為數不多的原創哲學經典,讀者公認其“值得反復閱讀”。
此书评来源:王亚田 西安日报 (2006-02-17) 我们欠着别人的幸福——读赵汀阳《论可能生活》 哲学总是令人望而生畏,但哲学家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却不是。赵汀阳把哲学从天上打到地上,从上帝打回人间。他谈论的话题与每个人相关。这本书的第一句话是:“...
評分岁末年初所读书中,《论可能生活》给我启发最深。书页上折痕颇多,批注也密密麻麻。偶有几次夜深人静,手捧书卷回想往事,竟潸然泪下。感触最深者,是作者对幸福及其追求方式的论述。 作者赵汀阳指出了几种对幸福的常见误解。有人认为在规范内生活,才能获得幸福,但是无...
評分[ 非常重要 ] 赵汀阳本人谈论《论可能生活》之“伦理学不是伦理”(2) 伦理学近两年在国内也成为了哲学的主题。 读者对《论可能生活》一书的反映似乎比较极端,或者觉得是新天地或者觉得是邪路。我很愿意在此解释我实际上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无论我的理论在何种程度上是正确...
評分5星推荐--论可能生活 v 2006/7/8 回顾半年的读书际遇,真的有些神奇,一步一步走在去六院的路上,实难抗拒,嘻嘻。 从“妞妞”链接到“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在图书馆里寻觅,终于找到满身斑驳和划痕的孤本。还书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对面充满着...
評分这是一个引用的书评,引用时间是2009-12-16。原文作者是peachesarered) 赵汀阳的幸福观 故事的缘由 我一直有一个好高骛远的坏毛病,从念书时就有。我向同学以及老师都宣称,自己的这一辈子,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专家,不但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实践上也愿意帮助身边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