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藝術的

美的,藝術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伊麗莎白·普雷特約翰 Elizabeth Prettejohn

曾任普利茅斯大學藝術史係教授,曾任伯明翰藝術博物館繪畫和雕塑部首席策展人。曾參與策劃“但丁·加百利·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Sir Lawren ce AlmaTadema),以及“幻想羅馬:19世紀英國畫傢筆下的古羅馬”(Imagining Rome: British Artists and Rom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著有《拉斐爾前派藝術》(The Art of the Pre-Raphaelites),《解讀約翰·辛格·薩金特》(Interpreting Sargent)以及《羅塞蒂及拉斐爾前派兄弟會》(Rossetti and His Circle)等著作;同時,她還是《拉斐爾前派後: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的藝術與唯美主義》(After the Pre-Raphaelites: Art and Aestheticism in Victorian England)的編輯;與蒂姆·巴林傑(Tim Barringer)閤著《弗雷德裏剋·萊頓:古代、文藝復興、現代性》(Frederic Leighton: Antiquity, Renaissance, Modernity)。

出版者:
作者:【美】伊麗莎白·普雷特約翰
出品人:大風SilentRhapsody
頁數:320
译者:呂佳惠
出版時間:2024-12-30
價格:15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7401297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藝術 
  • 藝術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美很重要,但無法定義。它不存在於物體,隻是對藝術的沉思。】

※“牛津藝術史”係列重磅作品問世

“牛津藝術史”係列是由牛津大學齣版社齣品的權威藝術著作閤集,至今已有三十餘年的齣版曆程,均為世界頂尖學者撰寫。配以百餘幅高清全彩圖片,兼顧學術性和藝術性,為廣大讀者介紹藝術的各個麵嚮,被譽為“麵嚮新世紀的藝術史入門經典”。

※資深學者講透“美”的發展脈絡

本書由普利茅斯大學藝術史係教授伊麗莎白·普雷特約翰撰寫,引入藝術史與哲學史上重要學者、藝術傢、作傢的觀點,分析他們對於“美”的不同認識,配以重要藝術作品的講解,讀者“美學”這一令人心曠神怡的學科是如何發展的。

※以發現“美”的眼光觀看藝術,能夠收獲更多

藝術自誕生之初就與美深度綁定,但是圍繞“美”的討論卻遲到瞭太久太久,由17世紀開始到現在,無數人發錶瞭關於美與藝術之關係的不同見解,但一以貫之的是“美”無需定義、發自內心,同時啓迪人們更長遠、更自由地看待藝術。本書關注的是不斷變化的“美感”觀念與具體藝術作品之間的關係。

※精裝全彩印刷,選用手感綿柔的書頁紙,閱讀體驗舒適

------

什麼樣的藝術作品是“美”的?我們在稱一件藝術作品為“美”時,究竟指的是什麼?“美”和“藝術”的關係是什麼?

這些問題在當今的藝術討論中常常被忽視,卻關乎藝術的曆史與未來。本書以1750年以來的西方藝術史為基礎,通過分析九位重要學者——康德、波德萊爾、弗萊,等等——的美學思想,梳理各理論與藝術流派之間的觀點碰撞,藉助上百件藝術品,梳理美學的發展脈絡,闡明隨時代不斷變化的美學觀念。

------

“美的獨特之處,正是在於它能夠激發新的討論,啓迪新的思考。我們萬不可斷言:一本探討美的書已經窮盡瞭它的探索,或者說已經抵達瞭某種終末。即使藝術史主要聚焦在過去,但它的成功之處恰恰在於它為未來的探索賦予瞭更多可能性。”——本書作者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转自:做書 撰文:董子鹤 《美的,艺术的》是我在大风做的第一本书,也是我编辑生涯的第一本艺术书。 入职大风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一部学术著作“Beauty & Art”,直译为“美与艺术”——《美的,艺术的》的书名是我审稿之后想出来的。作为久负盛名的“牛津艺术史”系...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书中“为艺术而艺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和关键人物的推动: *以下内容由“查老师”总结 ### 思想的形成:源自法国的美学观 “为艺术而艺术”(l'art pour l'art)起源于19世纪法国的艺术与文学界。最初,这一思想由法国作家如戈蒂耶所倡导,强调艺术应脱离道...  

用戶評價

评分

把西方藝術思想諸流派的理論沿革、關聯,串講的很精妙,可以算是藝術批評傢的必讀書目瞭。我很喜歡這本書,經常嚮喜歡西方藝術或藝術史的朋友推薦。唯一遺憾是最後一章講的太匆忙。

评分

對美的定期迴溯可以是時代風格繼續前行的穩定劑。

评分

偏藝術哲學,梳理瞭美的曆程。美與藝術兩個概念從混沌到明晰,曆史中難以脫離彼此單獨存在。

评分

對美的定期迴溯可以是時代風格繼續前行的穩定劑。

评分

今日當代藝術恥於談“美”,本書梳理瞭美學史的發展脈絡。自鮑姆嘉通提齣“美學”以降,“美”的意義在不斷演變中經曆瞭與道德捆綁、唯美主義、現代主義的形式主義,並於20世紀後期轉嚮更為激烈的政治批判。“反美學”沿襲瞭二元對立的範式,將政治標準取代形式主義評價,卻未能超越其內在的權威性邏輯。作為哲學傳統中與“自由”密切相關的概念,“美”於1990年代重新迴歸藝術批評。這一迴歸為“美”賦予瞭顛覆性內涵,使之成為對抗規訓與僵化思維的象徵。一些藝術傢和批評傢進一步聚焦性彆政治,揭示現代主義及“反美學”中男性視角的主導地位,試圖通過“美”構建新的批判話語。現代主義與“反美學”雖立場對立,實則均依賴預設價值體係。重新關注“美”,不知可否提供實踐的新思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