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童年的消逝

娱乐至死 童年的消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尼尔·波兹曼(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了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的批评。 波兹曼出版过的20余部著作,他的主要著你所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诚心诚意的反对》、《疯狂的谈话,一种保存的活动》、《如何看电视》等,其中 《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已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尼尔·波兹曼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17
译者:章艳
出版时间:2009-5
价格:34.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8386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播学 
  • 娱乐至死 
  • 波兹曼 
  • 文化 
  • 文化批评 
  • 传媒 
  • 文化研究 
  • 美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里,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是一份精彩、有力、重要且难以辩驳的控诉书。在《童年的消逝》里,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岁孩子的智力水平。这也是一份内容翔实、令人震惊的警世书。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年》中预占人们将会遭受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肯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外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作为新闻与传播学被广泛参阅和引用的经典,《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想告诉人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赫胥黎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在赫胥黎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本书的前言如是说。当然在本国,我们依然要警惕奥威尔的预言,某某部...  

评分

用了三天时间,通读了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这是一本很能激发阅读快感的书,读的过程中,似乎总能冒出一些话来,令人不吐不快。 媒介即隐喻 记得梦枕貘在〈阴阳师〉里曾经写过,名字是世界上最短的咒。这是一个隐喻。自从有了语言,并将语言作用于万事万物,人类感知世界,...  

评分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顽强的动物,他们严肃又自作聪明,他们傲慢又神经过敏,他们颐指气使假托圣言以讹传讹,他们将错就错不知悔改批判愚民。” 别误会,这首歌赞美的不是羊驼,而是中国特色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他们的确顽固又强硬,不屈不挠,但他们克服...  

评分

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第一章 媒介即隐喻 1.你根本不可能用烟雾表现哲学,它的形式已经排除了它的内容。 2.电视无法表示政治哲学,电视的形式注定了它同政治哲学是水火不相容的。 3.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评分

出差期间见缝插针的读完了这本书。写书的时间应该是电视文化方兴未艾的1985年,当时还没有看到网络的苗头,作者十分有预见性的提出了电视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体,将要给世界带来的巨大改变。 本书是由两篇相互联系的小书组成,《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其中后者算是承...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时给我们上后现代主义文学赏析的老师的最爱,现在这位老师已经离世两年有余,还记得他夏天拿一把折扇朗诵金斯堡《嚎叫》时的情景。

评分

重要的不是看作者怎么批判电视文化对我们的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而是看作者提过了一种怎么的视角和方法去审视那些在生活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甚至潜移默化中已经化为一体的东西。作者自己也反复宣称,他并不是在批评电视这种媒介,他强调的是不要简单地认为技术会是中性的,因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会重新塑造出一种意识形态,我们不能期待一种传递碎片化、娱乐化信息的大众娱乐媒介会带来严肃性的教育作用。“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评分

重要的不是看作者怎么批判电视文化对我们的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而是看作者提过了一种怎么的视角和方法去审视那些在生活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甚至潜移默化中已经化为一体的东西。作者自己也反复宣称,他并不是在批评电视这种媒介,他强调的是不要简单地认为技术会是中性的,因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会重新塑造出一种意识形态,我们不能期待一种传递碎片化、娱乐化信息的大众娱乐媒介会带来严肃性的教育作用。“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评分

人们会因为享乐而失去自由,而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评分

《童年的消逝》的前半部分真赞啊,是我从来没有考虑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