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耶鲁

亲历耶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凤凰出版社
作者:孙康宜
出品人:
页数:272 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09年4月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29405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随笔
  • 孙康宜
  • 散文随笔
  • 美国
  • 学术
  • 大学
  • 历史
  • 文化
  • 耶鲁
  • 教育
  • 留学
  • 亲历
  • 美国
  • 大学
  • 个人经历
  • 校园生活
  • 文化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随笔集大都有关我在耶鲁大学教学和生活的心灵故事。我在耶鲁教书已有27年之久。回忆l982年刚抵达校园的第一天,我的耶鲁同事傅汉思(HansH.Frankel)教授就送我一本诗人贺兰德的新著《诗律的理念》(Rhyme's Reason,耶鲁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那本书很有启发性,它教导读者如何把内心的思想和情感用“诗”的方式表示出来,而最富于诗意的情境就是一种“自我描述”(self—description)。后来我认识了贺兰德(他是耶鲁英文系的教授),彼此成为经常讨论诗歌的朋友,而且还同住在一个名叫“木桥”(Woodbridge)的乡村里。他给我的影响很大,使我深刻体会到,宁静与省思乃是个人生命中的最佳补药。

对我来说,生活中每一刻的思考都是一种享受。卢梭在他的《忏悔录》中曾说:“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得越深就越难加以描写。”但我却喜欢沉陷在描写的乐趣中,喜欢试图捕捉那偶然超越了现实局限性的诗的境界。耶鲁的校园很美,正好让我能享有思考的空间。我最喜欢独自坐在校园里的石台阶上,一面通过四周的宁静来打开我的心灵空间,一面思想那种独处的丰富感。我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这样的“上下文”中写出来的。

然而,本书所有的篇章都是在我的“潜学斋”里写成的。这个书斋原是多年前父亲为我命名的,不论我住到何处,不论房子大小,我的书房都叫“潜学斋”。如今双亲均已过世,让我更加珍惜父亲为我所写的“潜学斋”遗墨。尤其是,父亲在“潜学斋”三字下的附言“康宜敦品励学”令我终生难忘。我必须继续努力修养自己、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人生的阅历,才不致辜负我父母的期望。

本书能顺利出版,首先要感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申作宏先生,是他的热心和执著才使其及早实现。我也要感谢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行人廖志峰先生,经他授权使用了我前些年出版的《耶鲁潜学集》中的不少篇章。同时,我的好友苏炜和康正果两位先生也给了我多方面的帮助。

作者简介

孙康宜,1944年生于北京,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现任耶鲁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与哈佛大学的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共同主编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剑桥中国文学史)。中文著作有《我看美国精神》、《走出白色恐怖》、《文学经典的挑战》、《游学集》、《文学的声音》、《耶鲁性别与文化》、《古典与现代的女性阐释》、《耶鲁潜学集》等

目录信息

序言
一、耶鲁印象:人·事·思
耶鲁诗人贺兰德
墨西哥诗人帕斯与耶鲁的一段因缘
寻找隐喻——普罗恩和他的器物文化观
人权的维护者——戴维斯和他的西方奴隶史
纳博科夫专家——亚历山大洛夫和他的新发现
俄国形式主义专家——艾里克和他的诗学研究
混血华裔的寻根文化——评介耶鲁女校友刘爱美
有缘千里来相会——记英若诚来访耶鲁
语讹默固好——简论施蛰存评唐诗
美文与荔枝
从周策纵谈周邦彦说起
记白先勇来耶鲁放映《最后的贵族》
梦与神游——重读《红楼梦》后四十回
“道”在何处?
耶鲁大学女副校牧的故事
《花花公子》的常春藤盟校风波
永恒的座椅——是选校长还是选总统?
春到耶鲁万事新,选出校长人称奇
经营的头脑——耶鲁校长雷文和他的治学与治校
北大和耶鲁的人文教育——写在北大110周年前夕
二、校园漫谈:忆·录·论
在美国听明朝时代曲——记纽约明轩《金瓶梅》唱曲大会
张充和与纽约海外昆曲社
沈从文的礼物
谈隐地的“游”
女诗人的窗口
诗人希尼的“挖掘”美学
施蛰存对付灾难的人生态度
听觉之奇妙——作者斯帖理的执著
词的向往——话说词家唐圭璋
一位美国汉学家的中西建筑史观
“梦露邮票”的文化意义
新的选择——我看今日美国女权主义
“政治正确性”的不正确言论
日本文学怀古
重感情者的负担
爱情里的“苦”与“贪”
情感的遗迹
渴望
废墟
“爱”的毕业典礼
极短篇七则
随想录多则
三、书斋感悟:书·影·评
轰动欧美文坛的《性形象》——介绍一部轰动欧美文坛的近著
佩格利亚的堕落
批评家的使命
永远的“桂枝香”——重看白先勇的《游园惊梦》
我看江青自传
柯慈小说中的老女人和老男人
关于老妇/少夫的“杜拉斯”现象
今日喜剧时代的爱情观
海德格尔的情人汉娜·阿伦特
今夏,你看过“冬天”没?
《霸王别姬》里的情痴
当代美国文化与《纯真年代》
一个女导演的杰作:《钢琴课》
何谓男性“自我认同”的危机?
“末恋”的风行意义
灵魂伴侣——从美国电影《廊桥遗梦》说起
贝多芬的“永远的爱人”
杀人祭的启示——看电影Apoclypto有感
“奇迹”——小猪和蜘蛛
战争的代价——谈电影《来自硫磺岛的信件》
与芦苇谈《图雅的婚事》
情报人员的命运:——谈电影《特务风云》中美国的CIA
四、附录·访谈
孙康宜:唯一能够让我走出阴影的方法就是读书
从耶鲁看美国精神——孙康宜教授访谈录
跨越中西文学的边界——孙康宜教授访谈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以人物肖像为拍摄题材的成像方式上,如果说,在照相馆中那些正襟危坐于镜头前的人们留下的是一幅仪表堂堂的容颜特写,那么,摄影师在大千世界的任何场合灵机一动的即兴抓拍无疑当属一种照相术中的“野路子”。当我们越来越希望通过照片来拓展人类对外部世界和...

评分

在以人物肖像为拍摄题材的成像方式上,如果说,在照相馆中那些正襟危坐于镜头前的人们留下的是一幅仪表堂堂的容颜特写,那么,摄影师在大千世界的任何场合灵机一动的即兴抓拍无疑当属一种照相术中的“野路子”。当我们越来越希望通过照片来拓展人类对外部世界和...

评分

在以人物肖像为拍摄题材的成像方式上,如果说,在照相馆中那些正襟危坐于镜头前的人们留下的是一幅仪表堂堂的容颜特写,那么,摄影师在大千世界的任何场合灵机一动的即兴抓拍无疑当属一种照相术中的“野路子”。当我们越来越希望通过照片来拓展人类对外部世界和...

评分

孙宜康女士在耶鲁大学的所见所闻以及生活感悟。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在描述耶鲁大学校长雷文的时候。 “做校长的成功与否不是在于他有多老、多有经验,而是在于他多有智慧。”这话是耶鲁社会学系教授Kai Erikson说的。其实,无论是什么职业,这话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是适合的。 校...  

评分

在以人物肖像为拍摄题材的成像方式上,如果说,在照相馆中那些正襟危坐于镜头前的人们留下的是一幅仪表堂堂的容颜特写,那么,摄影师在大千世界的任何场合灵机一动的即兴抓拍无疑当属一种照相术中的“野路子”。当我们越来越希望通过照片来拓展人类对外部世界和...

用户评价

评分

有不少逸闻趣事。。。很想知道孙教授戴的那个无比晃眼的项链的来龙去脉。。。

评分

受益匪浅

评分

美国精神

评分

有不少逸闻趣事。。。很想知道孙教授戴的那个无比晃眼的项链的来龙去脉。。。

评分

有不少逸闻趣事。。。很想知道孙教授戴的那个无比晃眼的项链的来龙去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