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年僅22歲的意大利青年安德烈·卡瓦祖蒂首度來華,次年留學復旦,從此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八九十年代,老安以乾淨雋永、設身處地的攝影,為我們留存下一個時代的氣氛,這些作品收錄在攝影集《稍息:1981—1984年的中國》中,成為國民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九十代末,老安成為一位獨立影像人,以自己的攝影和錄像介入當代中國戲劇、電影、音樂、文學等領域。
四十多年後的今天,老安齣版瞭他的首部隨筆集《氣呼呼的小詞典》。作品以詞典的形式編排,96個詞條,記錄瞭老安大半生的行跡、觀察和思考——絕大部分關於中國,一小部分關於意大利。這些詞條形式自由,沒有中心,不事構作,不拘一格,有敘事,有議論,有認真,有笑謔,有毒舌,有熱腸,有同一,有矛盾……詞典形式猶如老安的人生樣式,又像是一部他用文字拍下來的攝影集。
老安的寫作,平實簡練,點到為止,幽默犀利,卻溫厚剋製,閃耀著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光芒。書末收錄的“代後記”則堪稱老安對於四十年在華生活經驗的全麵迴顧。
書中的插畫由藝術傢盧悅繪就。這些插畫,腦洞大開,妙趣橫生,與老安的文字交相輝映,共同組成瞭這部幽默、機敏又誠實的作品。
————
當老安在中國遊蕩時,顯然懷著一份意大利心事,那是部分歐洲知識分子的世紀心事。似乎要去彆的國傢,他們纔能恍然追尋前現代記憶,作為替代物,那時的中國,大幅度展開瞭他們的前世。
——陳丹青
老安的中文好到隻說半句,嘟嘟囔囔的,該笑的大傢也笑瞭,該傳遞情感的也遞到瞭。
——劉小東
雖然詞典式敘事無論西方文學還是中國文學、無論虛構還是非虛構均有力作,但如此自由不羈、如此強健剛勁、如此目光無邊界、如此氣呼呼的——“小詞典”,依然罕見。更罕見的,是這“氣呼呼”裏的愛,這愛裏流淌的誠實。
——李靜
老安 [著者]
老安,本名安德烈·卡瓦祖蒂(Andrea Cavazzuti),意大利圖片及視頻攝影傢,畢業於威尼斯大學中文係。1981年來華短期進修,次年留學復旦,遂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上世紀七十年代涉足攝影,繼而投身視頻影像,創作甚多,涉及藝術社會各個方麵。齣版有攝影集《稍息:1981—1984年的中國》。
老安深入參與當代中國文化的進程。他與林兆華、李六乙等戲劇導演閤作,以多媒體藝術介入劇場;與寜瀛、郭寶昌、彭磊等閤作攝製電影,與徐星等閤作拍攝紀錄片,並藉庫奈裏斯來華舉辦展覽之際,拍攝紀錄片《庫奈裏斯在北京》;采訪王小波、韓寒、孫甘露、汪建偉等作傢藝術傢;與吳蠻閤作,以視頻記錄中國當代民間音樂;還創作影像裝置作品,參與當代藝術展覽……
在意大利與中國、中國與世界之間,在從前與未來之間,老安以自己不加修飾的照片、視頻與文字,不斷提問,不斷尋求答案。
盧悅 [繪者]
彆號Tinhead、神瓶島主人、宇宙觀主。 畫傢、秘本繪師、謄寫版畫研習者、無責任木匠。 現居曼榖 。
这本小书从装帧上就透着古灵精怪——来自上个世纪的红色塑料封皮与烫金字,好像搬家时从五斗橱最深处翻出来的80年代谁的工作笔记。 同样是意大利文艺青年在中国漂、用中文写作,1993年生的亚历(Alessandro Ceschi)写的《我用中文做了场梦》记录的是X和Z世代淡淡的忧伤和迷惘...
評分这本小书从装帧上就透着古灵精怪——来自上个世纪的红色塑料封皮与烫金字,好像搬家时从五斗橱最深处翻出来的80年代谁的工作笔记。 同样是意大利文艺青年在中国漂、用中文写作,1993年生的亚历(Alessandro Ceschi)写的《我用中文做了场梦》记录的是X和Z世代淡淡的忧伤和迷惘...
評分我一向对外国人看中国、写中国的文字感兴趣。那些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外人』眼中,居然会那样地新鲜、离奇、甚或荒谬。我们借由他们的『友邦惊诧』,反观并反思我们自己的性格和文化。这也算是一种『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吧。 许多外来的和尚在中国至多挂单数月或数年,...
評分我一向对外国人看中国、写中国的文字感兴趣。那些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外人』眼中,居然会那样地新鲜、离奇、甚或荒谬。我们借由他们的『友邦惊诧』,反观并反思我们自己的性格和文化。这也算是一种『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吧。 许多外来的和尚在中国至多挂单数月或数年,...
評分我一向对外国人看中国、写中国的文字感兴趣。那些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外人』眼中,居然会那样地新鲜、离奇、甚或荒谬。我们借由他们的『友邦惊诧』,反观并反思我们自己的性格和文化。这也算是一种『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吧。 许多外来的和尚在中国至多挂单数月或数年,...
近期看過最可愛的書,有趣的小比無聊的大難得多瞭,插圖水準很高。搜瞭一次老安的攝影集《稍息》,2024年已經點過想讀,看起來遲早是要讀一讀的。
评分可讀性強,小畫很有意思
评分這本小書從裝幀上就透著古靈精怪——來自上個世紀的紅色塑料封皮與燙金字,好像搬傢時從五鬥櫥最深處翻齣來的80年代誰的工作筆記。同樣是意大利文藝青年在中國漂、用中文寫作,1993年生的亞曆(Alessandro Ceschi)寫的《我用中文做瞭場夢》記錄的是X和Z世代淡淡的憂傷和迷惘,而1959年齣生的老安(Andrea Cavazzuti)寫下的則是混不吝的老炮生涯。這兩人都作為外來者觀察中國,經曆中國劇變不同年代裏的起伏與搏動。他們的經曆裏有相當一部分是類似的——比如跟警察與體製打交道、在夾縫裏試圖更接近底層中國、脫離本國的固有軌道自由地漂流在日漸成為第二故鄉的他鄉中國,但調性卻截然不同——一個是檸檬蛋白撻,一個是麻辣小龍蝦。
评分好久沒有讀到過人味這種濃厚的書瞭。避開宏大空洞的符號,以我們所熟悉的生活場景為引,微觀觀察和內在思考拼接交織。這位意大利“觀察者”,遊離於齣入之間,嬉笑打鬧之餘,便敏銳地勾勒齣這四十年來中國的社會麵貌變遷。有此前讀何偉的感覺,隻是老安會更輕盈一些,比起曆史的縱深感,更強調此時此刻生命的質地。
评分一嚮對外國人看中國的書感興趣。這本書是在中國生活多年的外國攝影師所寫,更多瞭一些新鮮的角度。詞條豐富日常,講述個人經曆、文化差異、身為老外的特權和不便,還有老外的自嘲。我是從頭到尾讀下來的,不過隨手翻開,從任何一個條目讀起來也是沒問題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