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
一九七○年生於加拿大魁北克,文章常見於美國的《國家》(The Nation)、《新政治家》(The New Statesman)、《紐約時報》、《女士雜誌》(Ms. Magazine),加拿大《環球郵電》(The Globe and Mail)與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等媒體。二○○○年反思品牌文化、關照全球化黑暗面的《No Logo》出版時,被《泰晤士報》譽為三十五歲以下最有影響力的人。
誰在大炮上吃魚子醬﹖
解構三十五年來自由市場席捲全球的神話
美國中情局曾資助一項駭人的心理實驗,意圖透過各種手段將病人固有的人格與記憶徹底清除,變成一張完全空白的白紙,好讓醫生強行重建全新的人格。然而這樣的震撼療法不但沒有帶來任何好處,反而幾乎毀掉遭此待遇的人。
娜歐蜜.克萊恩以此為比喻,批判傅利曼及芝加哥學派領軍的自由市場經濟狂熱信徒,其手段與目的就如同上述心理實驗。這些人近四十年來趁著天災人禍的「大好機會」,在世界各地發動經濟震撼治療,不論是智利政變、蘇聯解體、亞洲金融風暴,還是9/11恐怖攻擊、伊拉克戰爭、南亞海嘯、卡崔娜颶風,皆成為他們推動「震撼主義」的絕佳舞臺。
自由市場鼓吹者不斷散播的迷思之一,是經濟開放可以促成政治民主,然而克萊恩細究數十年來全球各地的狀況,實情卻是市場經濟常不惜鎮壓民主。以激烈手段徹底實行自由市場及私有化政策,帶來的不是「短期陣痛」後富裕的新世界,而是廣大民眾的悲慘處境。
幸而我們並非總是用退化來因應震撼,克萊恩也發現,某些深受「震撼主義」之苦的地區,草根的社區力量正逐漸覺醒。源自基層人民的力量開始相互連結,以極具創意和勇氣的民主方式,取回他們被剝奪的事物。在下一次危機與震撼來臨之前,他們已經做好準備。
继《NO LOGO》之后,加拿大左派知识分子娜奥米•克莱恩又为我们为我们描述了“休克疗法”在世界多国所造成的一幅又一幅的灾难图景,通读全书,不得不为作者的激情叙事所折服,书中呈现的这些“黑镜头”式的灾难图景难免会激起读者对于新自由主义、芝加哥学派以及休克...
评分2001年,美国《时代》杂志宣称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变成新世代的最重要议题,而这个议题的代言人叫娜奥米·克莱恩(NaomiKlein)。 因为在1999年,当克莱恩写完一本叫做《NoLogo》的书时,在西雅图的街头上正发生一场撼动世人的激烈骚动。这是二十世纪末最后一场大型人民暴动,却是...
评分 评分四年前在LSE图书馆看到她的另一本书:NO LOGO,当时因为读的理论太多了,为了继续读和理论有关的书的同时也找一点点有意思的东西来看,就选了那本黑色封面的NO LOGO。虽然没有全部读完,但还是被她所采取的视角吸引。今天在KLCC里面的大书店,看到了这一本,目录里面的东西还真...
评分The Shock Doctrine Naomi Klein 一个隐喻 五十年代初,卡梅隆博士(Dr. Ewen Cameron)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企图找出一种彻底的思想改造方法。诚如诸公所知,如果他多等十几年,就能在遥远的东方看到希望,甚至答案。可他没等,他找活人作实验去了。 首先,他用电击清除受试...
幸而我們並非總是用退化來因應震撼,有時候我們面對危機時會快速成長。
评分真像恐怖片……信息量太丰富了……无法考证其真实性,自己判断吧~
评分*
评分嘗試中。
评分真像恐怖片……信息量太丰富了……无法考证其真实性,自己判断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