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学》一书,分为12篇、60章,这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文献学的范围、任务、古代文献的流传、类别等重要问题,对版本、校勘、目录等有关整理文献的基本知识,也给以详细的说明,对于前人整理文献的具体工作和丰硕成果,历代校雠学家整理文献的辉煌业绩,都作了总结性的介绍,初步构建起了中国文献学这一学科的理论体系。
即將畢業,選擇張舜徽先生的《中國文獻學》以便再夯實下文獻學基礎。此書與杜澤遜先生的《文獻學概要》大不同,多從歷史學角度出發探討文獻學,並提出了許多具體設想。二書同為我國文獻學領域的代表性著作,可互參互補,以打通古典學與歷史學之屏障。二書均對版本、目錄、校勘...
评分 评分文献学这词最早出现在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文学史》,之后又郑鹤声、郑鹤春写成《中国文献学概要》,研究文献学初见端倪,但我个人认为张先生这本《中国文献学》是20世纪文献学的奠基之作,之后我国的文献学才百花齐放,学习文献学这门课程,这本书也该参考一下。
评分《中国文献学》脱稿于1981年,于1982年付梓印行,因其为改开之后历史文献学的开辟之作,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重视,基本上会出现在任何一本文献学的参考著作里。但是,虽然此书成于1982年,但是前三十年意识形态的革命味道、阶级味道仍然十分地重。即使我们可以对其时代色彩稍加...
评分当年考这门课,真是想死。 张先生的这本书确实是写得好,就是学习起来很有难度。 学这门课的时候,才知道自诩自己古典功底好是很丢人的。 唉~~ 贡献一下我当年期末考试时候整理的笔记吧 老师出了题,自己去做 书上都找不到答案,网上更是没有这种专业的东西。 图书馆来来回回...
一、更像一個講稿,涉及到古典文獻學方方面面; 二、有些觀點為一家之言; 三、上古的編輯很糟糕!
评分大一的时候可以好好读一下。
评分学科草创阶段的书,基本常识讲得清楚明晰,不够精细之处,也不必苛责。与《史籍校读法》重复之处多,算是精华部分的浓缩。
评分80年代以降文献学的奠基之作,有筚路蓝缕之功。其中对张元济、罗振玉文献贡献的肯定,堪称卓见。至于大力宣扬人民通史的编纂,只能付诸一笑。
评分学科草创阶段的书,基本常识讲得清楚明晰,不够精细之处,也不必苛责。与《史籍校读法》重复之处多,算是精华部分的浓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