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獻學》一書,分為12篇、60章,這本書全麵、係統地論述瞭文獻學的範圍、任務、古代文獻的流傳、類彆等重要問題,對版本、校勘、目錄等有關整理文獻的基本知識,也給以詳細的說明,對於前人整理文獻的具體工作和豐碩成果,曆代校讎學傢整理文獻的輝煌業績,都作瞭總結性的介紹,初步構建起瞭中國文獻學這一學科的理論體係。
当年考这门课,真是想死。 张先生的这本书确实是写得好,就是学习起来很有难度。 学这门课的时候,才知道自诩自己古典功底好是很丢人的。 唉~~ 贡献一下我当年期末考试时候整理的笔记吧 老师出了题,自己去做 书上都找不到答案,网上更是没有这种专业的东西。 图书馆来来回回...
評分文献学这词最早出现在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文学史》,之后又郑鹤声、郑鹤春写成《中国文献学概要》,研究文献学初见端倪,但我个人认为张先生这本《中国文献学》是20世纪文献学的奠基之作,之后我国的文献学才百花齐放,学习文献学这门课程,这本书也该参考一下。
評分全书基本上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二编为第一部分,对“文献”做了总体的介绍。第一编介绍了记录古代文献的材料与文献散亡,第二编从类容的来源对文献类别做了区分(著作、编述与钞纂)。第三、四、五编为第二部分,谈到了文献学中的三个核心内容,也可看作是文献学的子学...
評分这本书是文献学的经典著作。书里介绍了文献学的范围、任务、和古代文献的流传及类别,对版本、目录、校勘等文献工作知识进行了深入潜出的介绍。这本书,对古代文献学,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内容翔实,语言简明,能让初学者有很大的收获。 这本书,对我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其中一点...
評分《中国文献学》脱稿于1981年,于1982年付梓印行,因其为改开之后历史文献学的开辟之作,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重视,基本上会出现在任何一本文献学的参考著作里。但是,虽然此书成于1982年,但是前三十年意识形态的革命味道、阶级味道仍然十分地重。即使我们可以对其时代色彩稍加...
沒看懂
评分立足本土的文獻與學術傳統。
评分大師作品,深入淺齣,無所不包。
评分大一的時候可以好好讀一下。
评分首部體例完備的文獻學著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