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乐山
出品人:
页数:313
译者:
出版时间:2009-8
价格:3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03024494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交互设计
  • 设计
  • 用户体验
  • 界面设计
  • 工业设计
  • 李乐山
  • 可用性工程
  • 可用性
  • 人机界面设计
  • 界面设计
  • 人机交互
  • 用户体验
  • 用户界面
  • 交互设计
  • 界面工程
  • 可视化设计
  • 界面原型
  • 设计原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机界面设计》是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人机界面设计”或“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编写的以实验实践为主线开展教学的教材,也可作为该课程的实验辅助教材。 全书通过一系列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和实践的实验练习,把人机界面设计的概念、理论知识与技术融入到实践当中,从而加深对该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简介

李乐山,1963年毕业于西安中学,1968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99年获得德国第一个设计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在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有《工业社会学》、《工业设计心理学》、《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人机界面设计》、《设计调查》等。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绪论:用户界面设计过程的要点
第二章 用户调查
第一节 如何进行访谈
第二节 如何调查用户的行动需要
第三节 用户任务模型
第四节 如何调查用户的认知需要
第五节 用户认知模型与出错模型
第六节 如何设计问卷
第七节 设计调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第八节 调查效度分析
第九节 如何改善调查效度
第十节 调查信度分析
第十一节 如何改善调查信度
第十二节 可用性测试的抽样问题
第十三节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当前国外的可用性测试
第一节 依据ISO9241第11部分的可用性测试问卷
第二节 依据ISO9241第10部分的可用性固定问卷
第三节 其他各种可用性结构框架
第四节 固定问卷可用性测试方法
第五节 多媒体用户界面人机学标准
第四章 对国外可用性测试方法的分析和改进
第一节 对国外可用性测试现状的分析
第二节 对满意度测试的分析与改进
第三节 当前国外可用性测试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改进的可用性测试方法
第五节 供设计人员的可用性分析方法
第六节 供设计人员的可用性检查清单
第七节 专题研究
第五章 工作量评价方法
第一节 工作量评价概述
第二节 主任务测试法
第三节 次要任务测试法
第四节 主观测试法
第五节 美国宇航局任务负荷指数
第六节 主观工作量评价法
第六章 科学论
第一节 本体论
第二节 认识论
第三节 方法论
第四节 计算机发展的可能前景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难得的好书,一本革命性的关于设计的书。系统介绍设计方法和思路的书,个人认为价值比那些don't make me think等书有价值得多,但也的确更难读

评分

啊,是我所看过的最晦涩的一本行业书籍了,不愧是教科书,看得懂就不叫教科书了,不知道为什么大家的评分那么高,总之用了一个小时翻完了,没什么感觉,用户研究讲了很多,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印象了。估计下次看要几年以后了。 没耐心没时间的朋友不建议碰这本书。  

评分

难得的好书,一本革命性的关于设计的书。系统介绍设计方法和思路的书,个人认为价值比那些don't make me think等书有价值得多,但也的确更难读

评分

难得的好书,一本革命性的关于设计的书。系统介绍设计方法和思路的书,个人认为价值比那些don't make me think等书有价值得多,但也的确更难读

评分

难得的好书,一本革命性的关于设计的书。系统介绍设计方法和思路的书,个人认为价值比那些don't make me think等书有价值得多,但也的确更难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很专业,很适合做用研,可用性测试和交互设计的老鸟读

评分

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不过大段大段的文字,频繁出现的专业术语,不拘一格的排版方式,呵呵,有点头痛。 还有系统性差了些,一些概念性的定义上,前面章节出现了,后面才给出详细的阐述;至于作者的一些观点,只要告诉读者你认为的是什么样子就也可以了,不需要支持的反对的全都罗列出来,有种目不暇接的错觉;整本书似乎没有重点,作者生怕读者哪里不明白哪里不知道,什么都讲一点,牵扯的面有点大,掌控力度不够。读着挺累人的,不过奔着李乐山的名气,以及书中实实在在的内容,还是给了四颗星

评分

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不过大段大段的文字,频繁出现的专业术语,不拘一格的排版方式,呵呵,有点头痛。 还有系统性差了些,一些概念性的定义上,前面章节出现了,后面才给出详细的阐述;至于作者的一些观点,只要告诉读者你认为的是什么样子就也可以了,不需要支持的反对的全都罗列出来,有种目不暇接的错觉;整本书似乎没有重点,作者生怕读者哪里不明白哪里不知道,什么都讲一点,牵扯的面有点大,掌控力度不够。读着挺累人的,不过奔着李乐山的名气,以及书中实实在在的内容,还是给了四颗星

评分

这本书很有料,有价值,但太难读了。感觉挺适合实践的

评分

07年2月买的。首读是在火车上,好友魏君推荐。首读就发现其中许多内容实是人操作计算机的要素。从中反思出生活算法~人使用计算机部分。之后反复看,把书都画花了。今天第N次,是为了进行课程户模型设计,发现其中仍然有很多值得学习与推敲的。15082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