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龙仁(Osvald Sirén,1879—1966):20 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中国美术史专家,曾担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艺术史教授、瑞典国家博物馆绘画与雕塑部主任馆员等职,首届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获得者。1916 年起,相继赴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日本名校讲学。1920 年起六次来华,并深深爱上了东方艺术。对中国古代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研究极深,代表作有《北京的城墙和城门》(1924)、《中国雕塑》(1925)、《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1926)、《中国早期艺术史》(1929)、《中国园林》(1949)等。
赵省伟: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目前关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编有《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西洋镜》系列等书。
邱丽媛: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教于北京华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化交流传播。译有《西洋镜:1907,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等书。
本书的作者是瑞典美术史学家喜龙仁,他在1920年旅居中国期间,对中国古代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版了诸多关于中国古代艺术的著作,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介绍了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这里有一篇我找到的关于喜龙仁及其著作的简介:https://www.dou...
评分“我分别于1922年、1929年和1935年待在远东,然而让我用于涉足中国园林这个领域,并保持热情的正是那些独具魅力的美好回忆。”正如本书的作者喜龙仁在前言中所说的这句话,中国园林中的诸多特别的构成元素都别具风情,对于园林艺术研究者更是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喜龙仁是20世...
评分中国园林文化是闻名于世园林体系,园林设计方案完全包含了中国历史的特点,在具有包容性的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艺术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中国古典思想里面始终存在的最高追求,而这种追求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特点。在中国园林体系形成的过程中,传统诗词、绘画、戏曲等艺术形...
评分外公退休后,便一直带着我,由于他是林业工程师,经常有意无意的培养我对树木的兴趣,奈何我始终对此不感兴趣,犹如对牛弹琴,至今都分辨不了几种树。然而看到这本《西洋镜:中国园林》,我有种特别的亲切感,或许是园林与树木有不少联系,总能想起外公教我认树的画面。 当然...
评分时间倒退到二十多年前,在课堂上朗读起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为我国有如此美丽的园林而赞叹,不过仅止于赞叹,彼时纯粹只有文字,并无图片辅助加深对我国园林的认识。唯独印象深刻得只记住了一句话:园林之美,要美在不论从哪一个角度观赏,浏览者的眼中始终是一幅完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