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剋·科蘭斯基,《宗派評論》(Partisan Reviews)專欄作傢,並經常為《國際先驅導報》、《芝加哥論壇報》及《紐約時報雜誌》撰寫文章。主要作品有《巴斯剋人的世界史》(The Basque History of the World:The Story of a Nation);《被選擇的少數:歐洲猶太人的復興》(A Chosen Few:The Resurrection of European Jewry)、《非暴力主義:一種危險觀念的曆史》(Nonviolence:The History of a DanKerous Idea)等。此外,他的專著《鱈魚》(Cod:A BioKraphy of the Fish that Changed the World)獲得詹姆斯·比爾德食品寫作優秀奬。
1968年是一個充滿反叛、騷亂和動蕩的年代,本書就是那個年代的全景式記錄。反叛,卻沒有什麼周密的計劃和嚴密的組織,隻有叛逆的欲望和方式,矛頭指嚮大多數機構、政治領導人和政黨;騷亂,波及歐亞和南北美洲;動蕩,越戰、蘇聯坦剋開進布拉格、奧運會前夕墨西哥大開殺戒、馬丁·路德·金和羅伯特·肯尼迪遇刺……而那個年代撞擊瞭整個世界,並決定瞭今天的世界麵貌。
约半个世纪前的秋天,一封信经由英国皇家邮政集团和美国邮政署,从伦敦中西二区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发往大西洋彼岸的纽约市七十二大街305号。这是英国人德尔先生与美国人汉芙女士两人持续二十年通信的最后一次联络,寄信方为查令十字街84号,时间为1968年10月16日。 1968,就是那...
評分可能是作者太想展示1968年全世界政治、思想的群像了,每一个国家的大事并没有展开深入讨论,不过即使是这样,在横向时间纬度将种族问题、反越战运动、法国意大利学生游行、布拉格之春……乃至于不吝篇章大量记叙电视机在重大政治事件中的媒介作用,也可见作者的野心。虽然结构...
評分当每次有人为了理想挺身而出,或者采取行动以改变他人的命运,抑或对不公进行抗争时,他就撩动了希望的涟漪,而通过来自无数不同的能量和勇气的相互激荡,这些涟漪汇聚成川,足以涤荡最强横的压迫与阻挠。 当局想让我们相信这些年轻人会逐渐平和,到而立之年他们会谋得一份类似...
評分1968年这部非虚构杰作,全景式地记录了这一年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捷克、波兰、墨西哥等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跨越了冬春夏秋四季。这一年,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学生运动、反战运动、女权运动蓬勃兴起,波澜壮阔,世界充满动荡,又孕育着改变的希望。 摘引书中一段文字...
評分与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以1587年这样一个平淡年份为枢纽,剖析明代社会乃至整个中华历史进程的“反说历史”不同,这本书可谓是“正说历史”的典范。因为风云诡谲的1968年有太多东西可以诉说: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沼;巴黎街头学生革命如火如荼;中国文革红卫兵叫嚣不止;肯...
建議和《戲夢巴黎》一切看,正好互補。一遠景一個是故事。一實一虛
评分采取類似《萬曆十五年》的體例,寫成的一部關於1968年單年的大事記,記者和專欄作傢齣身的作者把各類材料編排組織得煞是好看。可惜的是,受作者背景所限,書中僅限於對這一年世界各地的大事做瞭分門彆類的羅列,但缺乏對這些事件背後成因和邏輯的深層次分析。與前述黃氏名著相比,一者新聞,一者史論;一者易碎,一者永恒。如是而已。
评分讀瞭纔會明白什麼叫曆史機遇,可無論什麼年代,總有真英雄,也有小醜。
评分文字那麼激情 完全是自嗨
评分翻譯問題姑且不論,作者的這種編年敘事風格如同大雜燴,就是再好的魚翅熊掌也被糟蹋瞭。history說白瞭,能把故事說好纔是關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