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歐梵:美國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曾任芝加歌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文學教授。著述包括:《鐵屋中的呐喊:魯迅研究》(中英文版)、《中國現代作傢中浪漫的一代》(英文)、《狐狸洞話語》、《現代性的追求》、《範柳原懺情錄》(小說)。
上海一直帶領中國文化潮流,她的故事實在值得說一說、聽一聽。
作者李歐梵九歲時從傢鄉湖南抵達上海,當時的都市文明令他非常吃驚。書中的第一部分從生活的各方麵重現多姿多采的上海文化,第二部分討論六位上海作傢,從文化角度談他們的作品與上海的關係。
李歐梵的文風嚮來不乏幽默色彩,加上書中不少具體又生活化的細節,令人讀起來更有趣味。如作者談到當時的商品文化和舞廳,便詳列舞女在服裝方麵的最低消費,以證明女體的商品化── 一個月夥食30元,服裝費卻要45元。
談到與上海甚有淵源的作傢,張愛玲自然是其中之一,她的傳奇、上海的傳奇以至香港的傳奇三者有何關係,李氏也有精闢的見解。
上海與香港的《雙城記》,在近年的學術圈和商界都是熱門話題,作者就從文學、電影和中國再次融入商業大潮幾個角度審視兩地的異同。
本书对那些不了解上海的人,在出版的年代,应该有着很重要的“普及”作用。但对于已经或初步了解上海的人来说,稍显不过瘾。 第一部分,也许是资料所限,也许是“彼岸”血肉经验隔膜所致,写的很罗列,有些“浮光掠影”。 第二部分,从文学作品及人物入手进行分析时,开始感...
評分最精彩的是猜想地揭示了各种“互文”,尤其是广泛形式的文化文本存在与文学文本之间。作者指认上海的都市文化是一种“杂交”的文化,主动贴近并天生颠覆,生成了中国20世纪初具体语境下的现代性追求。但我并不认为足以充分谈论身份认同与殖民或世界主义。(终归谈艺术简单一些...
評分时间:2019年4月20日星期六15:00——17:30 地点:梅园书房 主讲:陈云昊 南京大学文学院 评议:刘永广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沙龙伊始,南京大学文学院的陈云昊博士首先概括说,《上海摩登》一书是关于物质性的都市世界及其文化想象的现代主义研究,如果抛去文学内容,实际上还有...
評分偶尔看看文学书感觉真不错,最近看了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主要是写三四年代上海都市文学的状况,是一本很好的文学史著作。 本书第一部分首先交代了当时的背景,首先是上海的消费文化,英美法在上海建立了租界,从而为上海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形式和生活方式,这可以从上...
評分(本文的另一個版本已刊於《中山人文學報》第十七期,頁161-164。) 作者:張歷君、郭詩詠 「我們當中誰沒有在他懷著雄心壯志的日子裡夢想過創造奇跡,寫出詩的散文,沒有節奏,沒有韻腳,但富於音樂性,而且亦剛亦柔,足以適應心靈的抒情的衝動、幻想的波動和意識的跳躍...
基本上是以上海為故事背景的民國小說傢分析集閤,除瞭張愛玲之外大部分人都沒繼續寫下去,要不是被暗殺就是轉行乾其他的瞭,再仔細一看,全是被魯迅掐得不想寫瞭……這種時候就覺得魯迅也蠻討人厭的。牛津大學版沒有刪內容,但是錯字蠟筆多……
评分前半部分文化分析,理解。後半部分淪為小說分析。但是,提到魯迅對比亞斯萊的熱愛,當時很吃驚,看完野草後恍然大悟,更覺迅哥隱藏很深。
评分第一次讀他的書,作為一本論文集,這的確已經是一本十分吸引人的書瞭。書裏為讀者展示瞭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老上海的聲光電,她的高樓大廈聲色世界現代氣息。當時的上海,要比中國絕大多數城市先進至少一百年,甚至直到今天,中國至少一半的城市也沒有達到上海當時的發達水平(當然這差距現在在飛速地縮小)。然後作者為我們一一展示瞭那些在文學史裏常常被貼著“海派”“新感覺派”“色情”“鴛蝴派”的作傢,他們是為左翼和革命文學是瞻的作傢和讀者所不齒的。但是聯係他們所生存的上海來看,他們又有什麼好值得責怪的呢。此外,拋開那些標簽,作者也使這些作傢更加豐滿和立體瞭。很顯然,作者是十分懷戀當時的上海的,解放以後的上海似乎大不如前,由風姿綽約的少婦變成瞭半老的徐娘。如今這一僞善的魔爪又伸嚮瞭香港。
评分為搭配理解賈導海上傳奇作文本參考,纔發現學術視角的切入點竟然可以是現代主義之東方錶現
评分基本上是以上海為故事背景的民國小說傢分析集閤,除瞭張愛玲之外大部分人都沒繼續寫下去,要不是被暗殺就是轉行乾其他的瞭,再仔細一看,全是被魯迅掐得不想寫瞭……這種時候就覺得魯迅也蠻討人厭的。牛津大學版沒有刪內容,但是錯字蠟筆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