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兴起

西方世界的兴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73年,道格拉斯·诺思和罗伯特·托马斯合作出版了《西方世界的兴起》,立即引起重大反响,为他日后摘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打下了基础。在这本书中,他们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一个影响极大的理论:西方所以产生了资本主义,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此后,诺思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写出了《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等。他或以他为代表的思潮被称为“新经济史”或“新制度主义”。

出版者:华夏出版社
作者:[美] 罗伯特·托马斯
出品人:
页数:172
译者:厉以平
出版时间:1989
价格:2.65
装帧:
isbn号码:9787800533136
丛书系列:二十世纪文库
图书标签:
  • 道格拉斯·诺斯 
  • 经济史 
  • 经济学 
  • 新制度经济学 
  • 历史 
  • 比较政治经济学 
  • Economics 
  • 比较政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诺思认为:西方所以产生了资本主义,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毫无疑问,这个观点包含着某种真知灼见,但它决不是“一般的历史哲学”,更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动因是什么? 在马克思眼中,创造更多的价值就意味着经济的增长,价值的增多要靠生产率的提高,而技术革新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于是经济增长的动因就落在了技术革新上;在诺斯眼中,经济增长即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意味着社会总收入必然比人口增长得...  

评分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动因是什么? 在马克思眼中,创造更多的价值就意味着经济的增长,价值的增多要靠生产率的提高,而技术革新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于是经济增长的动因就落在了技术革新上;在诺斯眼中,经济增长即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意味着社会总收入必然比人口增长得...  

评分

评分

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李约瑟之谜 【读品】http://dpjournal.org 李华芳http://www.lihuafang.com 郭凯在最近的一篇文章里提到对李约瑟之谜的解释,计有:1.杨小凯:中国没有宪政。2.林毅夫: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去读八股文了,中国没有出现职业的科学家,因此技术革命在中国没有发生...  

评分

【http://blog.sina.com.cn/leiwon】道格拉斯·诺思是新经济史领域的杰出代表,1973年与罗伯斯·托马斯合著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是该学术领域进入新制度经济学分析阶段的重要著作。这本书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譯的關鍵詞木有英文,推薦臺譯本更清晰。當然這麼早能翻譯出來就已經很讚了。

评分

Dense, coherent & edifying. “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等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们乃是增长本身。”

评分

从经济理论和经济史的角度尝试解释“西方世界的兴起”这一历史事实,诺斯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在经济社会变革的过程中,私人财产所有权得到了确定,经济刺激使得个人愿意投身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过程中,因此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基本是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框架出发的分析,中世纪封建—庄园制社会的改变始于人口增长(“马尔萨斯陷阱”)造成的市场扩大、商品经济与货币经济发展和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例如跨区域的政治整合)。技术变革出现之后,重要的是如何保持激励机制使变革继续下去,把传统的组织结构砸碎。 分期: 公元10世纪:中世纪盛期 公元16世纪:转折点(民族国家兴起/行会垄断/封建庄园制逐渐瓦解 公元1500年是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点)

评分

经济史代表作,“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地发生。个人必然受刺激的驱使去从事合乎社会需要的活动。应当设计某种机制使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收益率近乎相等。......本书提到的历史上的争论说明每一种情况都与所有权有关。”

评分

从经济理论和经济史的角度尝试解释“西方世界的兴起”这一历史事实,诺斯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在经济社会变革的过程中,私人财产所有权得到了确定,经济刺激使得个人愿意投身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过程中,因此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基本是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框架出发的分析,中世纪封建—庄园制社会的改变始于人口增长(“马尔萨斯陷阱”)造成的市场扩大、商品经济与货币经济发展和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例如跨区域的政治整合)。技术变革出现之后,重要的是如何保持激励机制使变革继续下去,把传统的组织结构砸碎。 分期: 公元10世纪:中世纪盛期 公元16世纪:转折点(民族国家兴起/行会垄断/封建庄园制逐渐瓦解 公元1500年是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