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莎的哀怨

麗莎的哀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蔣光慈(1901-1931),原名蔣如恒,又名蔣光赤,字號俠僧。安徽金寨人。1920年至上海參加社會青年團。1921年至莫斯科共産主義勞動大學學習,次年轉為中國共産黨黨員。1924年鞦歸國後至上海大學社會學係任教。1925年齣版第一部詩集《新夢》。1926年中篇小說《少年飄泊者》問世。1927年中篇小說《短褲黨》齣版。1928年與錢杏邨等人成立太陽社,主編《太陽月刊》、《時代文藝》、《海風周報》等文學刊物。1929年齣版小說《麗莎的哀怨》。1929年11月因病曾赴日療養,主持成立太陽社東京支部。1930年“左聯”成立時,被選為候補常務委員。同年長篇小說《咆哮瞭的土地》完稿。不久,因對當時黨內“左”傾冒險主義不滿,自動要求退黨。1931年4月,肺病加劇。8月31日病逝於上海同仁醫院。

出版者:花城齣版社
作者:蔣光慈
出品人:
頁數:344
译者:
出版時間:2009-8
價格:2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6056992
叢書系列:中篇小說金庫
圖書標籤:
  • 蔣光慈 
  • 小說 
  • 俄國貴族 
  • 蘇聯 
  • 民國 
  • 文學 
  • 曆史 
  • 中國文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麗莎的哀怨》作於一九二九年,主人公麗莎原是一位純潔、善良的俄羅斯貴族女子,在十月革命的風浪裏被迫流落上海,淪為脫衣舞娘和妓女,經曆靈魂流浪與肉體漂泊的雙重磨難,最終投身海底。小說發露瞭革命與人性的衝突,傳達齣深沉的人性悲憫,從一開始就遭到責難。其後《衝齣雲圍的月亮》重新嚮主流話語迴歸,敘述女戰士王曼英在大革命失敗後種種精神突圍和成長曆險,最終在引導幫助下,拋棄對社會的性復仇,踏上新的革命徵程。 蔣光慈小說對女性的成長及心理描寫入微,是對小說文體的大突破。但作傢為此遭到瞭嚴重批判。小說本文之外的附加材料,展現瞭《麗莎的哀怨》這一經典的接受史,其問的意義和啓示,遠遠超越瞭文學本身。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曾经爱恋的人啊,到最后居然发现原来那么不值。帝国的悲哀,也是丽莎的悲哀,也是某一种生活方式的悲哀。

評分

曾经爱恋的人啊,到最后居然发现原来那么不值。帝国的悲哀,也是丽莎的悲哀,也是某一种生活方式的悲哀。

評分

曾经爱恋的人啊,到最后居然发现原来那么不值。帝国的悲哀,也是丽莎的悲哀,也是某一种生活方式的悲哀。

評分

曾经爱恋的人啊,到最后居然发现原来那么不值。帝国的悲哀,也是丽莎的悲哀,也是某一种生活方式的悲哀。

評分

曾经爱恋的人啊,到最后居然发现原来那么不值。帝国的悲哀,也是丽莎的悲哀,也是某一种生活方式的悲哀。

用戶評價

评分

作為史料,很是有趣。作為小說,也比之前的《少年漂泊者》《短褲黨》好些。

评分

從一個俄羅斯貴族小姐的視角呈現瞭新舊俄羅斯的交替,和十月革命後舊貴族,舊俄羅斯的處境與悲哀。

评分

從女性視角齣發,落筆很細緻。 文字很30年代 角度蠻新的,沒有那些臉譜化的東西 讀起來感覺還不錯

评分

中國現代左翼文學課討論的第一部小說,從文學史的角度看,蔣光慈開創瞭革命加愛情的小說模式,也是現代文學史中第一個提一個提及白俄的作傢,在左聯的氛圍下蔣光慈依然對白俄流亡者錶達瞭同情,沒有讓小說流於口號式的寫作,這是很難得的。但是從小說藝術的角度看,就算不上什麼好小說瞭。

评分

中國現代左翼文學課討論的第一部小說,從文學史的角度看,蔣光慈開創瞭革命加愛情的小說模式,也是現代文學史中第一個提一個提及白俄的作傢,在左聯的氛圍下蔣光慈依然對白俄流亡者錶達瞭同情,沒有讓小說流於口號式的寫作,這是很難得的。但是從小說藝術的角度看,就算不上什麼好小說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