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全三册)

中国思想史(全三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中国思想史》(两卷本)、《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中国经典十种》等。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葛兆光
出品人:
页数:1794
译者:
出版时间:2009-7
价格:7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9067187
丛书系列:中国文库(第四辑)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葛兆光 
  • 历史 
  • 文化 
  • 中国历史 
  • 国学 
  • 古今中西之异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思想史(套装上中下册)》内容简介:这一卷主要讨论的是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思想世界的最终确立和逐渐瓦解的过程。其实,现代中国人常常说的,也常常可以感受到的那种所谓古代中国知识、思想和信仰的传统,应该说,并不是秦汉时代奠基的那种古代中国思想,而是经过唐宋两代相当长时间才逐渐建构起来的新传统。在八世纪的社会变乱之后,由于一统而变得平庸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再一次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路,重新发掘历史资源,围绕着重建国家权威和思想秩序,人们借助旧学开出新知,提出了种种问题,终于在传统中求新变,在宋代形成了以“理学”和“心学”为代表的新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在经历了“道统”与“政统”也就是文化权力和政治权力短暂分离的历史后,十三世纪前后,中国确立了新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也由于这种观念的制度化和世俗化,在那个时代形成了古代中国伦理的同一性。可是,经过元明两代,当十六世纪的中国开始从“天下中心”的朝贡想象逐渐进入“万国”的时代,这种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却渐渐出现了深刻的裂缝,尽管明清嬗代,曾经有一度在表面上弥合了这种裂缝,暂时在公众和政治话语层面上,重建了同一的思想,但是,这种公与私的领域之间已经分裂的传统,终于在坚船利炮的压力和诱惑中开始瓦解,特别是1895年中国被日本所败,在愤激的心情和屈辱的感觉下,中国开始按照西方的样式追求富强,走上了向西转的不归路,由此激荡出现代中国的种种思想。

《中国思想史(套装上中下册)》包括:《中国思想史(上册)》、《中国思想史(中册)》和《中国思想史(下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20世纪90年代,年轻一代学人葛兆光先生不满于传统精英思想史的研究,提出一般思想史的看法。葛兆光既不赞成哲学史即思想史,又不赞成传统中国思想史“可以包容哲学、意识形态、逻辑学说乃至政治、法律、科学”的包罗万象的写法,而且他特别反对把思想史写成精英和经典的思想史...  

评分

评分

评分

花了5天吧。2012的春节就这么过了。 作为一个熟而俗透了的中人,这么一本学术的书,难得看完了。并挟其余勇,把两版西方哲学史也看完了。然后现在从色诺芬的回忆苏大侠开始看西哲。 导论看得心里激荡,然后是第一卷。第二卷觉得力有不逮,不知是看者疲劳,还是作者也累了,觉...  

评分

<<<<<不好意思,题目有点长,贴上来的时候,还有些问题想不太清楚,任何试图在回溯思想史时建立秩序和价值层级的想法似乎都是徒劳。。。   两卷本的《中国思想史》淡化了区分与界限。总的来说,思想史的编撰可以涵盖的内容非常之多,包括社会史、文化史、技术史等;不同思想...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种新的思想史写法。就是有点繁冗。

评分

想收藏。

评分

导言部分有些意思,作者受《知识考古学》影响颇深

评分

导言部分有些意思,作者受《知识考古学》影响颇深

评分

第二遍读,中国思想自唐宋以后就无甚精彩之处,而整个思想史的过程就在外在道的约束与内在心的体悟的冲突之间发展。魏晋清谈与唐后期佛教发展之甚有意思。又及,如果正如书中所说中国宗法家族体制的完全确立是在明朝的事情,那么另一本书《兴盛与危机》的论述依据似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又及这书上的字真是太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