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史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哲学 胡适 中国哲学 中国 哲学史 古代 历史 文史哲
发表于2025-02-05
中国古代哲学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方法很好。
评分中国古代哲学 胡适
评分讲的还是比较简明的,不过与现在的中哲史比有一些地方很不一样,比如讲讲孔子从易经入手,讲庄子从生物进化论入手。倒是导论里提到东方中印哲学汇于中国哲学,西方两希哲学汇于希腊哲学,未来中西哲学也许会汇为一家,引人思考。
评分偏重史学而不是哲学
评分偏重史学而不是哲学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参加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哲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二年多;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是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后去台湾。1954年,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7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湾的一个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就对孔子和儒学的研究而言,在1919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中,胡适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平等的眼光”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破除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开创性的影响。以后又发表长篇论文《说儒》,提出“儒是殷民族教士”,“最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靠他们的礼教知识为衣食之端,他们都是殷民族的祖先教的教士,行的是殷礼,穿的是殷衣冠”;周灭殷后,“他们负背着保存入国文化的遗风”“儒是柔懦之人,不但指那逢衣博带的文绉绉的样子,还指亡国遗民忍辱负重的柔道和生观”;孔子是殷民族“悬记”而生的“救世主”,“他从一个亡国民族的教士阶级,变到调和三代文化的师儒”,孔子的最大贡献在于殷民族部落性的“儒”,扩大到到“仁以为己任”的儒,把柔懦的“儒”改变到刚毅进取的“儒”。孔子不是“儒”的创造者,而是儒学的中兴者。孔子的学说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强调教育和仁政,并以此来影响整个社会。胡适“大胆假说”的观点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他的论证不够充分,不过他假设“儒”在殷时代就有了被后来的甲骨文研究判为事实。
胡适并不盲目崇拜孔子和儒学,他认为“孔教不能适应时势需要”,“现在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梦”(《新思潮的意义》)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进步,“不是孔夫子之赐,是大家努力革命的结果,是大家接受一个新世界的新文明的结果。只有向前走是有希望的,开倒车是不会成功的。”(《写在孔子诞辰之后》)对儒家强调的“三纲五常”持批判态度,说:“三纲五论”的话,古人认为是真理,因为这种话在古时宗法社会很有点用处。但现在时势变了,国体变了……古时的天经地义现在变成废话了。(实验主义))
胡适著作很多,又经多次编选,比较重要的有《胡适文存》、《胡适论学近著》、《胡适学术文集》等。
胡适的中国先秦哲学思想史专著。作者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于1917年完成了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回国后,经过一年的增订、修改,于1919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定名为《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全书共分12篇。第1篇《导言》,第2篇~11篇,以人物为主题,系统地论述从老子到韩非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第12篇古代哲学之终局,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哲学作了总结。作者以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观点考察中国古代哲学,基本上摆脱了中国传统的经学形式。《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地应用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写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具有反封建的进步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胡适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胡适的治学、研究方法,也即他的哲学方式。一切从实证出发,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所有的结论都是基于实证的研究。这自然会带出很多疑古的问题,胡适本身也是个疑古的人。但这更加显示出胡适的研究根基稳固,能有多少成果是多...
评分 评分道读冯友兰,法读胡适之,是我对这两本中国入门哲学简介的评述。 下议胡适之法学片段。 各国立法者往往备受尊敬,如古巴比伦的汉墨拉比,如古希腊的扎雷克斯(没有找到确切的中文翻译,原为Zaleucus),如中国的皋陶;修法者亦然,如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
评分但凡言中国哲学史,必推冯友兰,他的《中国哲学小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由简入繁,由点入面,适合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冯友兰的哲学史固然庄正严谨,但就初读者的阅读体验来说不免略感严肃。真正说起来,中国哲学史的开山之作应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
评分◎ 编辑手记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就要面世了,回想一年来与这部书的“耳鬓厮磨”、“死缠烂打”,不禁感慨万千。现将一些幕后故事梳理出来,呈现给读者。 闻讯心喜 先下手为强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的整理者肖伊绯先生...
中国古代哲学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