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够看到事物最细微的部分,可以把情感放在一颗尘埃上。
——张悦然
--------------------------------------------
我不混论坛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语境,我个人写文,是喜欢设想一个自己非常依赖和私密的爱人,坐在我对面,支颐微笑着,听我说贴心话,可以大方地把自己泼出去,这是一个私语境的倾诉习惯,需要那种微弱的光线和一定的暗度,一旦放在众目睽睽的强光之下,凌驾在公语境之上,就像在卧室接待抄水表的人一样,完全不和谐,也没有安全感……我的书应该叫《私语书》。
说明:这是黎mm的第二本书,清浅的蓝,小开本,简单,素净,里面的文字大多读过,无妨。有些文字就像情人,分开一段再见,带着陌生的熟悉感,默默相对,品咂其中的味道,有回忆,又有新鲜感,多好。这样的情人并不多见,如果遇到,那是一定要珍惜的。 如果你打算读《私语...
评分“私”在《诗经》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私”在白居易是唐皇与杨女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私”在黛玉是念“与你什么相干”的爱述异经;在西西是《我城》的立足点;在黄碧云是“自己跟自己说话”的薄凉体质;在伍尔芙是《一间自己的房间》为建立最后...
评分■《私语书》之“三点式” 《私语书》封底的一段文字,来自书中篇什《我一直在等那个听我说话的人》。 这个人应该是“一个自己非常依赖和私密的爱人,坐在我对面,支颐微笑着,听我说贴心话,可以大方地把自己泼出去……”(from后勒口) 这样独特的心态造就了黎戈的三个...
评分专门写物事的书,我读过几本,一是三毛的《我的宝贝》,描述多,轶闻少,文笔平,有点分类说明书的意思,比起她的沙漠手记寡淡了很多,印象很浅;还有是梁实秋的《雅舍小品》,犀利诙谐,视角独到,不乏激昂偏见的嘲讽,有点像今天的网络檄文,读来气脉贯通,饶有趣味;再有则...
评分如果年长又没有老到糊涂,对人事的了解即便说不上敏锐,也有洞见。那不是来自严密的逻辑推理或概括总结,而是感性经验的堆积成的一种触觉,让我们对一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也有所感知。有一些人的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自己明白不了;有一些则可以理解;偶尔有一些,不但能理解...
黎戈老师的绵密,细腻,精微,就像她借车前子的比喻说马兰头“初食微涩,继而在舌尖上漫漶开的回味”,是“很温柔的伏击”。等待新书。
评分好久不读散文,写得挺好的~尤其是涉及古典文学的部分~阅读和人生故事的交织错杂~
评分安妮宝贝门下的。
评分大多平常事物,家长里短。诗经红楼是常客,明清小说唐宋笔记身影也频繁。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不啰嗦,只水波不兴的闲笔带过。文字柔且韧,挺好。
评分文章博客上都有。我疑心黎戈和纳博科夫,张爱玲一样,都是通感者,所以才能把这么多生活化而琐屑的话题写得贴切又新鲜:“喜欢薄荷的气味。线形的、凛冽的寒香。让人想起:刷过牙的吻,雨后的玉兰树,还有四川的那些雪山下的海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