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间·文化遗产

国家·民间·文化遗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咏
出品人:
页数:287
译者:
出版时间:2009-9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5868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古琴
  • 民俗学
  • 吴地
  • 计划
  • 琴學
  • 王咏
  • 文化遗产
  • 民间文化
  • 国家记忆
  • 地域文化
  • 传统文化
  • 民俗学
  • 文化传承
  • 历史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国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国家·民间·文化遗产:社会学视野中的吴地古琴变迁》内容简介:我学古琴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人学。我只是喜欢它的声音。怡园的花开得多么红啊,叶子也绿得安静。叶老师弹琴,裴老师吹箫,我唱《阳关》、《凤求凰》、《风入松》、《思贤操》。回想起那段时光,真是幸福。我抱着琴,跟着老师。指甲磨了老茧。和朴素的老人一起喝茶。我还没有学会使用华美的学术词汇。

作者简介

王咏

女,1972年生。社会学博士。现任教于南京大学。

目录信息

导论
一 研究选题
二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理论框架
四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一章 从政治技术到民间艺术
一 “王化”——古琴“乐谏”合法性的来源
二 “音与政通”——“士”政治职能的审美外化
三 新文化运动中的古琴活动
第二章 新国家语境下的古琴艺术
一 新国家文化政策:为工农兵服务
二 古琴的时代危机
三 谋求合法性的改造策略
第三章 “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与“古琴之乡”
一 世界文化遗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二 洋知音·考级——古琴的普世想象与再生产
三“古琴之乡”——创建地方文化名片
第四章 复兴中的吴门琴社:改良与保留
一 变革的潜流
二 介入民间琴社的国家符号
三 分庭抗礼:山林vs学院
第五章 虞山琴社的繁荣:地方发展中的城市之声
一 考级基地与少儿普及班
二 古琴工作室——地方政府的回报与认可
三 两种民间声音的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一 和而不同:艺术场域中的国家与民间
二 “局内人”的思考:古琴艺术,你往何处去?
附录一 1950一1963年今虞琴社上海分社主要事件
附录二 苏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琴分会(吴门琴社)章程
附录三 吴门琴社1986—2002年重大活动
附录四 古琴分会(吴门琴社)2003—2004年主要活动
附录五 2003~2004年两年间虞山琴社(工作室)的主要工作汇报
附录六 2003—2004年虞山工作室的主要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价值不错,但错误太多

评分

不同意其他短评,本书无论从视角还是理论框架上都有其独到的价值。我初读时也是对随处可见的校勘失误颇有意见,但愈读愈觉精彩。社会学就是这样,每一个看似正常的社会现象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内在的逻辑。本书以吴地古琴变迁为个案,牵出古琴在国家-社会的角力中扮演何种角色的变迁问题,所引理论贴切,不作虚空之言,看待问题也较深刻、冷静。

评分

理论框架还是蛮好用的

评分

理论框架还是蛮好用的

评分

理论框架还是蛮好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