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是以作品的创作为中心,但到了二十世纪。则转为了以作品本身和作品的接受为中心。 在现代作家那里,对常识,真理,理性的怀疑通过荒诞的形式表现出来 西方的文学评论经过了 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阶段。 形式主义起源于俄国,最经典的理论是陌生...
评分本以为这本书是一本理论启蒙读物,因为在西方它是被用作大学教材的,不过其实也应当想到发达国家的教材和发展中国家也该是不同的才对。 我觉得伊格尔顿并不是一个求全的理论家,他在介绍各个理论流派时也不是要给出权威定义,而是在做总体观照后很有自己的独到见地,也...
评分该书就是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的中译,可能就是王逢振翻译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再版,可是王逢振并没有说明,还取了个这样的怪名字,还搬出伊格尔顿写的中文版序言,不知情的人真以为是伊格尔顿新写的一本书呢(我一开始就是那样被误导的)。 作...
评分事实上,讨论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我们得解决下面几个问题:1、文学的本质是什么?2、文学以何种方式来表达?3、当文学以文本方式表达出来而具有的区别性特征是否是陌生化。 首先,俄国形式主义者给文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使陌生”是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代表一种...
说是对批评的批评也好,说是对批评的结构也好,但就是不像“introduction”。每个章节的构造都差不多:某种批评,在某种时代社会条件下产生,有何种方法论,方法论中反应了如何的或保守或激进的意识形态内核,而批评本身是如何忽视这种内核,方法又是如何的无法触及到历史和社会方面,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虽然没明说),却是以何种穿透社会的洞见凌驾于它们之上。吐槽犀利,但颇有左棍气。
评分读完还是感觉很夹生饭~
评分太精彩了 目前还无法完全读懂但是真的提供了很多视角 有空一定会把afterword再读一遍
评分太精彩了 目前还无法完全读懂但是真的提供了很多视角 有空一定会把afterword再读一遍
评分吐槽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