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采用中西对比的视角,探讨了近代科学技术结构发展的历程、机制和社会背景,进而剖析了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的技术和社会结构原因。站在今天来看,本书最大的特点仍然在于,它是一本极其讲求整体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科学史论著作。相较当下学术研究趋于微观、趋于专深的学理特点,本书以纵横捭阖的宏观把握,仍不失当年的新鲜气息;而它关照社会热点和注重科学普及的人文关怀,比之某些故作高深的庙堂之论,今天读来更是让人倍感亲切。
在我看来,科学精神的本质应该是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考,理论与实证并重,并且永远保持开放的心灵。所以尽管我是很铁杆的科学爱好者,但我从不排斥那些反思科学本身的著作,那些讨论科技伦理、技术异化与人类危机的著作,甚至还读得津津有味。 这本书可以被看作是关于科学的...
评分贯穿全书的概念“构造性自然观”定义模糊,所以在例证的时候未免有生安硬套之嫌。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作者的历史观。作者写作本书,要探究的问题是“为什么17世纪科学技术革命会在西方出现、而没有在中国发生呢?”即西方科学17世纪迅速发展,有什么“结构上”的内在原因?...
评分Ex Oriente Lux, Ex Occidente Lex (光明来自东方,法律来自西方) 用了不到一天时间,lee 读完了刘青峰的《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好长的名字:-)。这是一本二十年前的老书了,只是重新包装上市了一下,当然价格也提高了不少。因...
评分在我看来,科学精神的本质应该是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考,理论与实证并重,并且永远保持开放的心灵。所以尽管我是很铁杆的科学爱好者,但我从不排斥那些反思科学本身的著作,那些讨论科技伦理、技术异化与人类危机的著作,甚至还读得津津有味。 这本书可以被看作是关于科学的...
评分整本书总结了西方的科学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形成了理论--实验--实践--理论这么一个过程。这是最高的概括。然中间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系统,为什么会出现在西方而不是东方,东方观念对于建立科学发展观有什么传统障碍,笔者用很多事例论述举证,趣味性很强!让人对科学有更...
角度很不错,值得看看。
评分最近体会到 @邢万万 童鞋说的很多人都属于有知识无见识的货色
评分1993年12月25日。
评分循环;理论--实验--实践--理论
评分做科研的推荐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