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台湾这些年

我们台湾这些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廖信忠,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1984年,李登辉当选“副总统”,廖信忠上小学;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国中;1993年,新国民党联线人士组建“新党”,廖信忠进入淡江高中读书;1998年,马英九和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廖信忠参加成功岭大专集训;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获胜,而陈水扁随后锒铛入狱,廖信忠也在上海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出版者:重庆出版集团
作者:廖信忠
出品人:读客文化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1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9012755
丛书系列:我们台湾这些年
图书标签:
  • 台湾 
  • 历史 
  • 社会 
  • 随笔 
  • 廖信忠 
  • 我们台湾这些年 
  • 政治 
  • 散文随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过去3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其实,台湾30年来的社会巨变,绝不亚于改革开放30年的大陆。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最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

本书从我出生的1977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来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过去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读完本书,您多半会感叹一声:这些年,原来大家都不容易!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多少年来,作为扎入中国体内最深的一根刺,那座名叫台湾的岛屿带给我们的伤痛,随着政治情势的起起伏伏,很自然地传递给了每一位关心时事的国人。但事实上,如我一样的年轻人,除了对其音乐、电影和娱乐节目略知一二外,究竟又对那片土地了解多少呢? 说起来,我近年对台湾的阅...  

评分

关于台湾,我们的记忆来自哪里?通俗文化里有台湾的流行歌曲,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星,从邓丽君到范晓萱,从罗大佑、齐秦到陶喆、王力宏;小众文化里有导演侯孝贤、杨德昌,作家朱天文、张大春。但这些都是片断零星的记忆组合,没有人规划、罗列,对年代也是模糊不清,因为对于每...  

评分

小时候写作文,老师要求千万不能写成流水账。所以每当我们评论其他小朋友的记叙文时,流水账成了万恶的帽子,随意扣在那些不讨老师喜欢,任班干部蹂躏的弱势群体。 其实,流水账有时候还是可以读读的,特别是一本跨越30年的流水账。说是台湾这些年里的事情,又有多少我们这边...  

评分

大陆了解台湾管道很少,即使有,获得信息也是走样的、被信息媒介传播工具筛选加工过的。台湾也一样。比如说,台独分子强迫灌输给民众的信息,让民众对大陆的认识有了“先入之见”。两边民众都是在迷雾中,以自己既有经验和轨道去揣测、去理解。 只有生活共同圈真实交汇、融合、...  

评分

作家朱正在口述自传《小书生大时代》一书中写过这么一段话:“芸芸众生似乎并未参与历史事变的进程,对历史走向的影响隐而不显,一时间甚至无法看出来。可是他们,正是历史事变的承受者。历史的风涛激浪,冲击到他们身上,也就造成了他们个人经历中的苦乐悲欢。把这些如实地...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的笔调轻松,内容可真的是大陆人不熟悉的。有些台湾的过去,就像龙应台笔下的污染,是目前我们在经历的。以后去向未知,但是台湾的过去可以参照。对于老百姓,只能也乐得做个看客。

评分

一个月看三十年,作为入门还是不错的。老老实实,有点风趣,嗯。

评分

有点像流水账,但好在共同语言还较多。在后记上作者困惑两岸的歧义,其实很简单,台湾是从个人出发,而大陆网民总是从统治者来看。

评分

似乎名字改为“我在台湾这些年”更合适

评分

果然是一个妈生的,连激荡变革时期走过的路也那么相像,看到类似的情节总会想到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不过人家显然发育得更快,但愿我们不要长成畸形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