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台湾这些年

我们台湾这些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廖信忠,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1984年,李登辉当选“副总统”,廖信忠上小学;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国中;1993年,新国民党联线人士组建“新党”,廖信忠进入淡江高中读书;1998年,马英九和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廖信忠参加成功岭大专集训;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获胜,而陈水扁随后锒铛入狱,廖信忠也在上海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出版者:重庆出版集团
作者:廖信忠
出品人:读客文化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1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9012755
丛书系列:我们台湾这些年
图书标签:
  • 台湾 
  • 历史 
  • 社会 
  • 随笔 
  • 廖信忠 
  • 我们台湾这些年 
  • 政治 
  • 散文随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过去3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其实,台湾30年来的社会巨变,绝不亚于改革开放30年的大陆。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最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

本书从我出生的1977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来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过去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读完本书,您多半会感叹一声:这些年,原来大家都不容易!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作家朱正在口述自传《小书生大时代》一书中写过这么一段话:“芸芸众生似乎并未参与历史事变的进程,对历史走向的影响隐而不显,一时间甚至无法看出来。可是他们,正是历史事变的承受者。历史的风涛激浪,冲击到他们身上,也就造成了他们个人经历中的苦乐悲欢。把这些如实地...  

评分

从同一个地方来的人,经过不同的路,会变得多么得不一样呢? 或者变化不大? 这很像一个社会学或者人类学的实验,同于不同,会被那些因素左右?然后又都走向何方?有没有交汇的可能? 想起了电影《罗拉快跑》,偶然因素对事件发展的影响,没有人能预计。 大学时老师推荐过一...  

评分

当得知此书终于集册出版时,我将它推荐给身边每一个人,甚至是我的父执辈。 此书最珍贵处,不仅在于“真实”,更在于“邻近”。 你能感受一个不再是飘在空中的台湾;这个台湾在书中更像是你我同个村的乡里乡邻,去她家的距离虽不能说是近在咫尺、但也就差不多从大名府去趟铁...  

评分

读《我们台湾这些年》,书中说,蒋经国时期的台湾指望被大陆了解,于是气球下悬了许多器物随风飘过海峡。“如果风向算得准,可以飘到湖南甚至四川”。这本书中的“我”,90年代去到北京,目瞪口呆:路很宽,高楼很多,“与想象得完全不同”。 彼此彼此。 我小时候的故乡小儿歌...  

评分

大陆了解台湾管道很少,即使有,获得信息也是走样的、被信息媒介传播工具筛选加工过的。台湾也一样。比如说,台独分子强迫灌输给民众的信息,让民众对大陆的认识有了“先入之见”。两边民众都是在迷雾中,以自己既有经验和轨道去揣测、去理解。 只有生活共同圈真实交汇、融合、...  

用户评价

评分

#恒阅# 这本书名气不小,争议也很多。批评的声音多是说它松散、浅薄、片面。然而在我看来,这本书本来就不是要让大陆人全面深入了解台湾的(这恐怕要专门学者才可以),而是以一个台湾人的身份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和自己的观感。从这个角度说,这本书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并不试图讲述一个真实的台湾,而是在讲述“我的台湾和我看到的台湾”。

评分

文笔其实一般,网贴的感觉,不过因为内容比较令人好奇,读着还是有些意思。

评分

很輕,很淡,卻很細膩.愛歷史,愛台灣...

评分

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台湾的民主化进程。值得我们什么什么的。

评分

说起台湾,除了那些艺人,我们真是狗屁都不知道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