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丁,1775年12月16日生于斯蒂文顿乡一教区牧师家庭。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丁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的六部小说《理智与感伤》(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斐尔德花园》(1814)《爱玛》(1815)以及作者逝世以后出版的《诺桑觉修道院》(1818)和《劝导》(1818),大半以乡镇上的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爱情婚姻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风貌。作品中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丁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理性与感性》内容简介:在简·奥斯汀看来,只有男女彼此平等、尊重,相爱的婚姻才是合乎人性和道德的,这样的婚姻才会有幸福。女性和男性具有平等的追求爱情的权利,并把自己对恋爱婚姻的理想寄托于她的小说中。英国文艺评论家安·塞·布雷德利说:“简·奥斯汀有两个明显的倾向,她是一个道德家,同时是一个幽默家,这两个倾向经常混同在—起,甚至是完全融合的。”
《理性与感性》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它开创了作者独特的幽默风格——模仿加反讽的讽刺风趣手法。写作技巧已相当成熟。笔法朴实、细腻、故事情节构思巧妙,结局给人以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
《理性与感性》和《傲慢与偏见》可以说是姊妹作。两部作品都描述了英国逝去的那个年代的恋爱和婚姻,透过平凡的社会生活,鲜活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时代带给人物的悲喜剧,以幽默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婚姻的理想——有感情的婚姻才是幸福的。
為情所苦的人,讀這一本也就夠了。 且不說簡.奧斯汀的文字如何優雅舒緩,且不說簡.奧斯汀帶來了一貫的紳士淑女風範,我要說,這部作品,對於那些為情所苦,忍受煎熬的人來説,是一種救贖。 雖然本書原來的名字叫做《埃莉諾與馬麗安》,這兩姐妹的個性迥異也正合後來的標...
评分愿你是埃莉诺,是布兰顿。 当玛丽安小心翼翼的将一缕头发缠绕在威洛比指尖的戒指上时,戒指中间镶嵌的那颗宝石也因这十七岁少女火一般的热情变得更加耀眼夺目。她面容忧伤的凝视着这即将远行的恋人,尽管这次的他形色匆匆,目神闪躲,却丝毫不能使她的情感减少一分一...
评分 评分不止一次看过sense and sensibility,原因很简单,这几乎和Pride and prejudice一样,提到Jane Austen就能想到。印象里的Marianne就是李安电影中的形象,几分多愁善感,几分神经质敏感,几分才气,几分自负,几分可爱。Elinor则是完全实现自我情绪控制的达人,善良而胸怀宽广。...
评分爸爸死了, 被哥嫂赶出家门, 拖着老母和幼妹, 没有钱,没有工作,没有房子,没有车子。 经济危机来了,也许会被抄打道回府,吃老爸老妈, 只好去超市买特价卫生巾,用大宝而不是倩碧, 天天自己做蛋炒饭,满脸油烟,不能去好伦哥了。 怎么办?好可怕! 那就结婚吧! 反正...
爱情要有理性的调和才不至于变成泡沫
评分与其说是讲婚姻感情,不如说是讲人生态度。小角度,大话题
评分理性与感性,是每个人同时都具备的两种特征。在受到伤害时,理性能够使爱你的人不会担心你,但是却会使想要进一步了解你的人犹豫不决。感性在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上会极具情感,但是却会对自己不满的人或事上表现出极不礼貌的态度,即使对方是在关心你。
评分總算有個圓滿結局了。我要想一想。
评分總算有個圓滿結局了。我要想一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