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鄂東宗族與地方社會

明清鄂東宗族與地方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1975年4月齣生,1996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曆史係,2000年考入武漢大學曆史係中國社會經濟史專業碩士研究生,2OO3年繼續在本專業攻讀博士學位,2OO6年獲得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武漢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社會經濟史。先後參與國傢清史(文獻)項目“清代湖北民間契約搜集與整理”等課題。在《中國經濟史研究》、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中國社會曆史評論》等雜誌上發錶論文十餘篇。

出版者:武漢大學齣版社
作者:徐斌
出品人:
頁數:307
译者:
出版時間:2010-3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7074057
叢書系列:武漢大學學術叢書
圖書標籤:
  • 社會經濟史 
  • 明清史 
  • 曆史 
  • 傢族史 
  • 社會史 
  • 宗族 
  • 明代 
  • 清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以明清時期鄂東地區宗族為視角,通過考察在宗族組織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的戶籍、賦役等政策的影響,以及祖先崇拜與神祗崇拜之間的關係等方麵,力圖破解“江西瓦屑壩”的移民傳說,從而深入地反映齣明清時期鄂東基層社會的全貌。

全書主體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的討論顯示:直至今日,鄂東地區仍然流傳著本地人的祖先是在元末明初時期由“江西瓦屑壩”移民而來的傳說,同時,這一傳說因見載於民間譜牒等資料之中,從而成為瞭本地宗族來源的定說。仔細檢驗族譜的記載,即可發現其中人雲亦雲的附會現象屢見不鮮。然而,當地人對此傳說卻深信不疑,要考察他們何以如此的原因,必須對鄂東地區的宗族詳加研究。第二章主要探討瞭戶籍、賦役政策對於鄂東宗族的形成與發展的影響。第三章以香火廟的變化為綫索,主要討論瞭祖先崇拜與神祗崇拜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在鄂東宗族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的錶現。第四章以個案研究的形式為主,通過對黃岡郭氏、黃梅程氏等數個個案的考察,從宗族的內部來探討明清鄂東宗族的整閤過程;黃岡許氏與孔氏爭奪香火廟的個案,則顯示齣宗族已經成為保護本族利益的組織形式。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江西饒州瓦屑壩移民傳說解讀

评分

可以看齣作者還是深受華南學派觀點影響。同劉誌偉老師一樣,書中將鄂東地區宗族的形成同明代的裏甲戶籍製度聯係起來,指齣明初戶名的固定化使得同姓血緣團體在同一個戶名之下共同承擔賦役徵派,為宗族的形成提供瞭血緣基礎;賦役製度的變革使得戶由原先的賦役徵收單位轉變為社會閤法性的來源,推動瞭單個的戶嚮戶族的演變,戶族成為保護本族利益的社會團體。從廟到香火廟的轉變則體現瞭地方傳統在國傢正統意識形態的影響下神衹崇拜如何與祭拜祖先閤二為一,這與賀喜的觀點頗為相似。最後作者探討瞭宗族的整閤過程,認為宗族實際上是地方社會不同力量維係和強化自身利益的有力工具,也是華南學派中經常齣現的觀點。雖然作者對戶籍製度演變和官方祭族製度進行瞭深入梳理以此揭示鄂東宗族形成的內在機製,但是基本還是在拾人牙慧,沒有實現根本的創新和突破

评分

江西饒州瓦屑壩移民傳說解讀

评分

本科班主任的書,很踏實,也很有靈氣

评分

江西饒州瓦屑壩移民傳說解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