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部美雪(宮部みゆき,1960— )
日本著名作家,连续11年当选日本“最受欢迎女作家”,被读者和媒体公认为“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
创作范围广泛,各种题材均有涉及。1987年初试身手,《邻人的犯罪》甫一发表便荣获推理小说新人奖。此后笔耕不辍,迅速由“最受期待的年轻作家”变成“最受瞩目的实力派畅销作家”。迄今已有50余部作品出版,多部作品常年雄踞各大畅销书榜。几乎囊括日本文学界所有大奖:《魔术的耳语》(第2届日本推理悬疑小说大奖)、《龙眠》(第45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火车》(第6届山本周五郎奖)、《理由》(第120届直木奖)、《勇者物语》(同名电影获日本“奥斯卡”动画大奖)、《模仿犯》(第5届司马辽太郎奖、第52届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等6项大奖)。
在本书细如发丝、密如蛛网的冷静叙述中,人与人的疏离与冷漠、人与内心的矛盾与纠结、人与社会的失调与错位,形成一幅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浮世绘,如白描、如特写、如慢镜头一样苍凉地从天垂挂……
《理由》内容简介:地产泡沫破灭。雨夜,警局接到报案:美好新城2025号,小系一家四口惨遭灭门……,在宫部美雪不动声色的细密叙述中,这起灭门血案有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将人与人的疏离与冷漠、人与内心的矛盾与纠结、人与社会的失调与错位,织成一幅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浮世绘,如白描、如特写、如慢镜头一样苍凉地从天垂挂。
这是我第一次读宫部美雪的作品。 之前有意无意看过些对于她《火车》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非常推崇其厚重;也有人说推理过程无趣,比东野的《白夜行》差了十来条长安街,并因此愤愤不平,大呼“上当”。 而读过《理由》,我感觉,将宫部的作品简单定性为“推理小...
评分如果由我选能读进心里,又能流传下去的作品,《理由》一定不会漏过。 从第一次读到宫部的作品《火车》开始,心便为之一颤: 这个真实得没有一丝影子的世界,真的还有人为大问题悲伤。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个说法实在太旧了,旧得让人却找不到一句替代的话。 ...
评分如果由我选能读进心里,又能流传下去的作品,《理由》一定不会漏过。 从第一次读到宫部的作品《火车》开始,心便为之一颤: 这个真实得没有一丝影子的世界,真的还有人为大问题悲伤。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个说法实在太旧了,旧得让人却找不到一句替代的话。 ...
评分嗯,本书结构十分松散,由各个人的事件穿插构成。本书的重点也完全不在推理上,或者说,事件担当的警察没有任何表现的机会,常见的侦查手段和推理小说常见的信息一概不涉及。因为这些不是重点。 重点正向大家所说的,是家庭。涉及到的家庭基本是各有各的不幸,都面对着各自的困...
评分宫部阿姨的三部社会派巨作:火车,理由,模仿犯,现在我已经读完前两部了,和上一本《火车》不同的是,这次的《理由》简直就是一本虚构的报告文学,作者的下笔是以记者采访视角和上帝视角交叉进行,所以看到三分之二左右的时候,细心些的读者都能够猜出凶手是谁,以及犯罪过程...
现在的中国简直就是当年的日本的翻版。
评分非常厉害,写了这么多人物!但把这种功夫用在了一个没有什么意思逻辑也很牵强的案件上……就很没意思了。同意评论里有人说的:冷血是真的,这个是假的。这导致了两者本质的区别。
评分线索纷乱,冗长繁杂,表述的内容太多反而摸不着头脑,更偏向于一篇纪实报道而已
评分案件的起因是很日本化的一起房屋纠纷。却牵扯出了太多的家庭,太多的现实的悲欢离合,不像电视剧般,没有多少戏剧性,却又让人深深为之叹息。是的,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没有一方获利,是一出彻底的悲剧。美雪作为日本现实有力的观察家实至名归。
评分悬疑的不是剧情,而是主旨吧......像老妈看了社会版然后来和你谈人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