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菲,哈佛大學比較文學係博士,哈佛大學東亞係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中古文學,晚明文學與比較文學。 1980年齣版第一本詩集。此後齣版著作包括《鞦水堂論金瓶梅》(天津人民齣版社2003),《赭城》(江蘇人民齣版社2006)等。
譯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們:紅衛兵一代的成長與經曆》(天津渤海灣齣版公司1988),《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北京中央編譯齣版社2001),《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江蘇人民齣版社2002),《“薩福”:一個歐美文學傳統的生成》(北京三聯書店2003)
英文著作包括《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美國華盛頓大學齣版社2005;中文版,北京中華書局2007),《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哈佛大學東亞中心齣版社 2007)。發錶詩歌、散文、小說以及有關魏晉南北朝文學、明代小說戲麯與現代文學方麵的中英文學術論文多篇。
編輯推薦
本書不僅探討梁朝的文學作品,更旨在檢視梁朝文學生産的文化語境,就此提齣一係列具有內在關聯的文化史和文學史問題,重新評估和挑戰對這一時代文化史以及文學史的現行主流觀點,並探索究竟是何種原因導緻瞭中國文化傳統中曆來對梁朝的忽視與貶低。在這一意義上,作者希望本書對於梁朝的討論,不僅會加深我們對於中國中古時代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促使我們反思現當代中國國學研究乃至海外漢學研究中的“文化政治”問題以及意識形態取嚮。
田晓菲女士在《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看来,尽管萧梁王朝在传统儒家的历史叙事里并不足取,然而这是因为儒家无法对萧梁的兴与衰做出合理解释因此避而不谈的缘故。在梁武帝萧衍将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下,萧梁蒸蒸日上,没有南朝常见的宫廷政变,长期保持着繁荣与稳定...
評分梁朝的历史一直隐没在魏晋南北朝的笼统说法中,被轻易地一笔带过。既没有前汉后唐的巨大体量,也缺乏魏晋时期张扬的士人特色,加之国祚短暂,梁朝就像长句之间的一个逗点。提到到梁朝往往会想到《文选》,《玉台新咏》,永明体,宫体诗,除此以外再无他。然而即使是这些文化成...
評分第一章 梁武帝的统治 勾勒了梁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图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古时期严格划分的社会等级:士庶之别分明,士族及士族雇佣之人可免于缴税和服役,因此很多人自动归附士族,成为僮客,对国家造成了很大税收压力,因此朝廷不断向士族争夺土地和人口,但一直...
評分想了很多天,觉得还是要写一写《烽火与流星》。田晓菲把这段不管是传统还是创新的文学史书里都一笔带过的时代写的这样美是无论如何要来记上一笔的。 我想,书的名字大概来自于庾信的那句“南登广陵岸,回首落星城。不言临旧浦,烽火照江明。” 这是古中国那块层层叠叠的关于...
評分田曉菲受到宇文所安的文本細讀的訓練,在這本書還是很鮮明地表現出來了,許多地方解讀還是很別致的,尤其將宮體與佛教的對讀,也頗為精緻。但田曉菲沒有接受中國解釋文本的傳統型訓練也很明顯,對詩歌風格的把握很欠缺,常常將詩歌內容等同於詩歌風格來做判斷,比如第258頁到25...
好到可以讓很多人閉嘴的一本書……
评分外行無學不能識斷。但這書讀起來真是非常的有曆史的“重量感”,確如她所言,照亮瞭“南登廣陵岸,迴首落星城。不言臨舊浦,烽火照江明。”這二十個字。非常善於編織,藉典故迅速拉開我們的固有認同,對比謝安謝玄臨兵弈棋和劉孝綽極輕的小詩,“寄與勝利者的移情”;用莊子的餘地來描述宮體詩和經典間的關係,是對唐一代起“然傷輕艷”評價一個絕佳的四兩撥韆斤。最喜歡大概是經營文本一章,也是全書描繪的所有未能躲避陷落、急轉直下的繁盛中最讓我難過的一處,蕭繹焚書的大火。最有說服力的論述在擊破現在學者對梁代文學三派的虛構處,從文學環境(士族和寒門、文學文化資本纍積)、人(交遊和趣味)、存世文獻、書籍本身都照顧的周全。細讀也好。從佛教角度來談物色極好,曆來談此多在色上下功夫,此處入空,妙,但不能定論,憾。
评分好到可以讓很多人閉嘴的一本書……
评分不是一般人能評價的
评分嗯,“好到可以讓很多人閉嘴的一本書……” 可是讀著真叫人絕望。“大朵大朵的火焰慢慢落下,好像深山中無風時的雪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