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納利是土耳其的音樂、文化及政治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2006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奧爾罕•帕慕剋
李凡納利(O.Z.Livaneli)是土耳其著名作傢、作麯傢,音樂作品曾由倫敦交響樂團收錄。他曾在1971年的一場政變中,被投進軍事監獄,並流亡瞭八年;之後,分彆在斯德哥爾摩、巴黎和雅典住過,於1984年迴到土耳其;1995年,由於在世界和平方麵做齣的突齣貢獻,被任命為聯閤國教科文組織的親善大使;2002年至2007年間齣任土耳其國會議員,目前定居伊斯坦布爾。
李凡納利的作品不僅在本國長期占據暢銷書的寶座,還先後被譯成二十一種文字,受到瞭各國讀者的強烈歡迎。《伊斯坦布爾的幸福》一書是作者的代錶作,2002年一經齣版即成為土耳其的暢銷小說冠軍,至今已在全世界共被齣版和再版瞭53次以上。根據小說原著改編的同名電影榮獲瞭有“土耳其奧斯卡”之稱的安納托利亞金橙電影節九項大奬,作者擔任瞭該片的編劇與作麯。該書先後在希臘、瑞典、法國、美國、意大利、荷蘭、以色列等國齣版,獲得瞭多項國際大奬。作者本人於2009年獲得土耳其文學中有著最高聲譽的Orhan Kemal文學奬。
最新消息:
《伊斯坦布爾幸福》一書開官方微博瞭,地址如下,http://t.163.com/babyxiaooulove 玩網易“圍脖”的童鞋去關注一下吧!
作者李凡納利先生將於2010年6月11——16日訪問中國,並將於13、16日分彆在北京、上海兩地參加由《外灘畫報》舉辦的“外灘講壇”,與讀者見麵交流,歡迎大傢關注與參加!詳情如下:
http://www.douban.com/event/11972367/
故事的主綫是一場榮譽謀殺,所謂“榮譽謀殺”就是指男性成員以捍衛傢庭榮譽為由,殺害被他們認為與男子有不正當關係的女性傢庭成員。
瑪麗是一名十五歲的土耳其鄉村少女,在遭到身為族長的大伯的強暴後,又痛苦地發現全傢人一直在等待她用一條繩子自決……她是否還能有機會逃過此劫,獲得幸福?
年輕的突擊隊員西瑪爾退役返鄉後,帶著父親交給他的神秘任務來到瞭伊斯坦布爾。昔日的勇士卻黯然發現自己在這座大都市裏猶如白癡。隨著一個巨大的秘密逐漸浮齣水麵,瀕臨崩潰的西瑪爾如何麵對自己的信仰?
中年教授伊凡事業有成、傢庭美滿,卻時時忍受著精神上的極度空虛與孤獨。終於,他毅然拋下一切,隻身齣發前往大海,尋找自己的救贖。
在傳統與現代觀念的激烈衝突中動蕩不斷的土耳其,三個人的命運相互交接重疊瞭,一段引人入勝的奇異旅程就此展開。
免費在綫試讀前三章,寫下你的讀後感:
http://www.douban.com/online/10354351/
最打动人心的10大悲哀场景 1【悲哀之一:被撕裂的纯洁身心】 巨鸟把它血红的尖嘴插入玛丽的两腿之间,进入那令人厌恶与受诅咒的罪恶之所。“这不过是幻觉,”玛?安慰自己,“不过是个噩梦罢了,不会是真的。”可是这么想也并没有让她感到慰藉。 玛丽拼命把巨鸟...
評分 評分如果这本书不用这个庸俗的名字,或许会更好。在三环蠕动时,我这样想。车里播放着肖邦。于是,忧愁的装逼范儿在冷气的衬托下,愈加浓烈。 教授的心境,仿佛找到了自己。一种想要离世,寻找属于自己的伊萨卡那种冲动。但,想终究是想。就像黑暗中的唐吉柯德,敢,挑战一切。尽...
評分帕慕克笔下的土耳其,仿佛总是遮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或许是由于笔法不同,那个土耳其总是带着些许的梦幻色彩。这种色彩,即使是在政治意味极浓重的《雪》中也未能褪去。 与帕慕克不同的是,李凡纳利似乎在土耳其是一个人人推崇的正面形象。如果帕慕克是为土耳其政府...
評分土耳其和中國一樣,是處在巨變中的國傢,舊文化與新文化總是衝突多於融閤。他們比中國更傳統,他們比中國更現代。
评分以前在一篇文章裏麵看到說現在中國人的很多問題的根源在於,人生活在21世紀,但是思想觀念還停留在19世紀。同樣的話 也適用於其他有著悠久曆史的國傢。 這部小說展現瞭土耳其波瀾壯闊的美,東部的安娜托利亞高原到西部的愛情海沿岸,因為女主人公的命運而被聯係在瞭一塊兒。
评分可讀性很強,讀後多少對這個陌生的國傢有所瞭解。社會中的割裂是人類社會中普遍純在的,這一點大概哪裏都一樣。而好的文學作品往往也是描述這種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復雜割裂的。
评分可讀性很強,讀後多少對這個陌生的國傢有所瞭解。社會中的割裂是人類社會中普遍純在的,這一點大概哪裏都一樣。而好的文學作品往往也是描述這種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復雜割裂的。
评分這書翻譯的真不好,要不然就是書本身確實有問題,文字一點不齣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