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主要内容简介:关于《孟子》的作者,历来有三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孟子》是孟子自己所撰。如著《孟子章句》的赵岐即持此说:“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一种看法认为《孟子》是孟子死后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根据他生前的言论编定的。持此说的有唐代的韩愈、清代的崔述等。韩愈曾说:“孟轲之书,非轲自著。轲既殁,其徒万章、公孙丑与记轲所言焉耳。”第三种看法认为《孟子》是由孟子和他的弟子共同编定的,而主要作者是孟子。最早提出此说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孟轲苟卿列传》中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以上三种说法,现在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是第三种,即《孟子》一书,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定,主要作者是孟子。
关于《孟子》的篇数,《史记》和《风俗通》、《汉书》的记述有所不同。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有七篇,而《风俗通》和《汉书·艺文志》则均记载为十一篇,即除现在通行的七篇外,还有《性善》、《文说》、《孝经》和《为政》四篇。可见,汉代流传的《孟子》有七篇和十一篇两种版本。东汉赵岐作《孟子章句》时把《孟子》十一篇分为《内书》七篇,《外书》四篇,认为《外书》四篇(即《性善》、《文说》、《孝经》和《为政》)属伪作,不予作注,因此,使得这四篇无人传授,渐渐亡佚。流传至今的只有《孟子》七篇。赵岐又将此七篇各分为上、下,现在通行的《孟子》即为七篇十四卷。
世之谓孟子雄辨,余亦觉然。 世之称孟子“亚圣”,余无能厚是与非。 读至其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余之惊慕至今犹存。 不知此生可得傲然自足而曰是语?! 其又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读此言,有开塞之悟,有暗合之喜。
评分至于孟子的思想,已近千年,却仍然闪闪发光,其许多思想对现今的个人、社会以及国家仍然具体有积极的意义。 在下举例而言。其一,至于个人而言。孟子曰:“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这种崇尚善待他人、帮助他人的思想,正是其仁义思想的缩影,是...
评分 评分1. 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P38 2. 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P39 3.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P48 4.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
评分至于孟子的思想,已近千年,却仍然闪闪发光,其许多思想对现今的个人、社会以及国家仍然具体有积极的意义。 在下举例而言。其一,至于个人而言。孟子曰:“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这种崇尚善待他人、帮助他人的思想,正是其仁义思想的缩影,是...
一是以民为本,二是襟怀坦荡
评分一是以民为本,二是襟怀坦荡
评分一是以民为本,二是襟怀坦荡
评分一是以民为本,二是襟怀坦荡
评分一是以民为本,二是襟怀坦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