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的采访

创造性的采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肯·梅茨勒,1956年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大学,获新闻学学士学位,之后做过五年新闻记者。1961年获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大学里任教。现任俄勒冈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名誉教授。梅茨勒教授于1972年开始教授新闻采访课程,曾经在世界多个城市主持召开学术研讨会,讨论新闻采访和信息采集的各类方法。主要作品有《创造性的采访》等。《创造性的采访》多年来一直被美国务:大院校的新闻院系作为专业教材使用。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肯·梅茨勒(Ken Metzler)
出品人:
页数:198
译者:李丽颖
出版时间:2010年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16945
丛书系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
图书标签:
  • 新闻 
  • 采访 
  • 新闻学 
  • 记者 
  • 新闻传播 
  • 传播 
  • 美国 
  • 肯·梅茨勒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创造性的采访(第3版)》运用大量案例和插图,结合作者多年来新闻采访实践和教学的经验,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新闻采访各个环节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成功地策划和准备采访,如何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如何营造和谐友善的采访气氛,如何借助电子手段进行采访等等。书中深入探讨了“采访的伦理道德”这个业内人士多年来非常关注的问题,还就如何将采访转化为报道提出了若干操作性极强的指导性建议。此书已被美国许多新闻院校采用为专业教材,并被列为新闻记者的必读书目。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按中医问诊路数,跟人交流不外乎望闻问切,通常只听只看似乎更有意思。然而采访却不能坐着干瞪眼,除了问对话抛砖引玉,记者还得让对方好好聊天把所需信息和盘托出。为稳妥起见,从业小白们都从照纲宣科做起,但对话太枯燥极有可能采不到想要的信息,还会失去再访的机会,所以...  

评分

按中医问诊路数,跟人交流不外乎望闻问切,通常只听只看似乎更有意思。然而采访却不能坐着干瞪眼,除了问对话抛砖引玉,记者还得让对方好好聊天把所需信息和盘托出。为稳妥起见,从业小白们都从照纲宣科做起,但对话太枯燥极有可能采不到想要的信息,还会失去再访的机会,所以...  

评分

这本书真的是我看过的新闻书里最好的教材了,好不枯燥,既有实用性又有可读性,在趣味中学到采访及沟通的方法。现在关于新闻的教材更多的都太过于理论化了,无论是新闻的哪个方面,包括实用技能,讲解起来都比较难懂,而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就有挖到宝的感觉,很想买上一本认真...

评分

这本书真的是我看过的新闻书里最好的教材了,好不枯燥,既有实用性又有可读性,在趣味中学到采访及沟通的方法。现在关于新闻的教材更多的都太过于理论化了,无论是新闻的哪个方面,包括实用技能,讲解起来都比较难懂,而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就有挖到宝的感觉,很想买上一本认真...

评分

这本书真的是我看过的新闻书里最好的教材了,好不枯燥,既有实用性又有可读性,在趣味中学到采访及沟通的方法。现在关于新闻的教材更多的都太过于理论化了,无论是新闻的哪个方面,包括实用技能,讲解起来都比较难懂,而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就有挖到宝的感觉,很想买上一本认真...

用户评价

评分

水准之上,不算过时。

评分

未来某一天会用得到的!

评分

一本大白话的实用手册!

评分

写的好鸡汤~是不是翻译过来就变味了?

评分

学习访谈技巧的绝佳书籍:毕竟国内市面上没有见到什么靠谱的访谈方法书,只好到新闻记者这里来取取经了,有一定相通之处。——书里前面提到这些技巧很多是从学术访谈里来的,呵呵呵,绕了这么大一圈啊。国外学术访谈技巧-国外新闻访谈技巧-译成中文的新闻访谈技巧-再被我应用到国内的学术研究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