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史学系早期发展史研究

北大史学系早期发展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尚小明
出品人:
页数:206
译者:
出版时间:2010-3-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70366
丛书系列: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系列
图书标签:
  • 学术史
  • 北大
  • 历史
  • 尚小明
  • 文化史
  • 教育史
  • 文化
  • 史学系
  • 北大史学系
  • 早期发展史
  • 史学研究
  • 高等教育史
  • 学术史
  • 中国史学
  • 历史学科
  • 大学发展
  • 学术传统
  • 史学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北大史学系是现代中国极为重要的史学研究中心和史学教育中心,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许多大家,都曾在北大史学系任教,北大史学系又堪称现代中国史学家的摇篮,许多在现代中国史学乃至学术发展史上极有影响的人物,都是北大史学系的毕业生,北大史学系在现代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毋庸置疑,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正式出版的著作,详细、深入地研究其历史,特别是抗战前20余年的历史,而整个北大史学系发展基础的奠定,正是在这一阶段,《北大史学系早期发展史研究(1899-1937)》的主要工作,就是要详细、清晰、准确地来论述北大史学系的这段早期发展史。

作者简介

尚小明,1968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著有《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 《清代士人游幕表》、《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等,并有一系列学术论文发表。

目录信息

引言
第一章 京师大学堂时期的史学教育
一、从史学“专门讲堂”到“中国史学门”
二、史学课程规划与设置
三、教习与教科书
第二章 史学系的确立与师资阵容
一、从“中国史学门”重建到废“门”改“系”
二、抗战前的几位系主任
三、强大的师资阵容
四、教授风格与讲堂风采
第三章 学生招考入学与毕业情形
一、首批史学本科生
二、抗战前二十年招生情况
三、学生毕业情形
第四章 新史学课程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一、本国史与外国史
二、从基本知识灌注到兼重专题研究
三、以史料整理辨析为中心的专业训练
四、课程变革的成效与影响
第五章 各类史学讲义的编撰出版
一、通史
二、分段史
三、专门史
四、史学史与史学研究法
第六章 师生共同的学术研究活动
一、国史编纂处工作
二、明清内阁档案整理
三、史学会与国史研究会
四、古迹古物调查保护
五、几种自办的学术刊物
第七章 史语所与史学系的学术关系
一、对二者关系的长期忽视
二、史语所人员兼任史学系讲席
三、史语所工作“旨趣”与史学系课程改造
四、“拔尖主义”在史学系的实施
主要征引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用到了许多未刊的北大档案,几处考据做得比较细致,但是全书基本都是资料整理和叙述,而且显而易见地,对傅斯年和朱希祖抱有很强的好恶。称朱希祖执掌北大史学系的20世纪20年代,北大史学系课程主要是“灌输”,而到三十年代后,才逐渐向“研究”发展。这对朱希祖指掌北大史学系时的贡献未免评价过低。朱希祖主导的北大史学系改革,在全国高校的史学系发展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史学与社会学科相联系,扩大了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学在体制上在中国形成独立学科的关键步骤,以“改革失败”来作结,恐怕是有些囿于朱希祖被“赶出”北大一事中学生一方的一面之词。

评分

翻到就感慨一下,应该是两年前看的这本书。当时做莙政开题的时候看过,本来那段时间在摸复旦校史,寻思着能否做一些类似的工作,但是后来发现自己想太多……

评分

自卖自夸,参看桑兵的著作去去魅。

评分

北大史学系自成立以来,名家云集;一百多年的历程,造就了北大史学系的深厚积淀。

评分

“北大出身,不可多拉,以免门户,但国文、史学有学风关系,地质有特殊情形,难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