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泰·卡林内斯库(1934—2009)
生于罗马尼亚,1973年起任职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担任比较文学系教授,后成为该校荣休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文学、宗教、政治之间的关系,著有《文学与政治》(1982)、《现代主义与意识形态》(1986)等,与佛克马合编有《后现代主义探索》(1988)。
抓住资产阶级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对立划分,以及“时间”这个关键词,还是能尽量把握一下全书的观点。不过很多地方确实是模糊地读过去,没办法搞清楚,历史和词源这两个分析角度并不友好。导言和第一章现代性概念的起点很高,导致读二三四章的时候心里不是很舒畅,落差有点大...
评分现代性 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是一对矛盾。前者是指科学进步、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带来的全面经济社会变化的产物。而后者自浪漫派的开端就倾向于激进的反资产阶级态度。通过反叛、无政府、天启主义、自我流放等多样手段来表达厌恶。 资本主义体制产生于新教伦理...
评分我们似乎身处一个言必称现代性的时代,无数学者热衷于拓展现代性的复杂含义,却忽视了现代性这一概念的基本所指。而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对现代性概念的辨析,作者认为,只有在线性不可逆的时间意识中,现代性的存在才有意义,这意味着历史性原则才是阐释现代性的首要标准。...
评分卡林内斯库提出一个看法,认为是“时间的不可逆性”导致了现代主义的出现。我很想和他谈谈,因为他的这种做法,完全就是在对比两个对象时,看到两个对象上存在两个不同的特征,然后就认定这种不同时导致二者不同的原因。由于这个前提完全支撑不起关于现代主义,所以卡林内斯库...
评分我们似乎身处一个言必称现代性的时代,无数学者热衷于拓展现代性的复杂含义,却忽视了现代性这一概念的基本所指。而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对现代性概念的辨析,作者认为,只有在线性不可逆的时间意识中,现代性的存在才有意义,这意味着历史性原则才是阐释现代性的首要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