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又譯為恩斯特・柏施曼。德國建築師。第一位全麵考察中國古建築的德國建築師。恩斯特·柏石曼他在1906——1909年(光緒三十二年——宣統元年)間穿越瞭中國的十二個省,行程數萬裏,對中國古建築進行全麵考察,拍下瞭數韆張古代皇傢建築、宗教建築和代錶各地風情的民居等極其珍貴的照片。迴國以後,他根據這次考察所獲的資料,連續齣版瞭至少六部論述中國建築的專著。由於曆史的變遷,柏石曼的這些論著已經成為後人所無法逾越的中國古建築史領域的裏程碑。
《中國的建築與景觀》即為其中一本,收錄瞭288幅攝影作品。內容涉及中國直隸、山東、廣東、廣西、浙江、福建等12個省,記錄瞭二十世紀初中國各地的建築、風景、文化及日常生活。有中文、英文對照作解。為研究中國建築提供瞭大量寶貴資料。
建筑具有民族性,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建筑形式。历史悠久而不断发展,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相比于其他古文明的发展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几千年来几乎从未被中断过,而随着文明的延续,中国建筑体系也成为最古老的营造方式之一。 中国传统建...
評分 評分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上映的电影、电视、表情包充斥在我们的周围,街拍、美妆、网红也成了很多人对美的经验符号,活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里对于建筑的美便渐渐忽略,这本《西洋镜》正是为了唤醒大家对建筑的重新审美,那些凝聚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智慧与历史的建筑,真的是一场艺...
評分在看这本《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时,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了林徽因,想起了她说过的那句话“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幸而真古董并未完全破坏殆尽,也幸而那些被破坏了至少还留下了一两张照片。 出于对中国建...
評分我喜欢旅游,最大的爱好是看各地的古建筑,从这些建筑之中,似乎能触摸到古人的脉搏,能感觉到他们的气息。中国的建筑虽无西方石制建筑的宏大与精美,但自有其特色:温婉而灵巧。 不过,这些年走的地方多了,看得也多了,逐渐对中国的古建筑失去了兴趣。原因无他,就在于你在...
衡陽有幾張老照片就源自伯施曼的攝影集,感謝他的貢獻。
评分假如脫離瞭宗教,就無法理解中國建築。這句話印象深刻。
评分最初是在書格上下載的東洋文庫藏德文版,圖片質量清晰到感人淚目,大畫幅老相機拍建築完全沒有畸變,橫平竪直。伯施曼拍的照片好,前言寫的也還不錯,對中國建築瞭解挺深入的,留下這麼多世紀初古建築的老照片真是極為幸運之事。然而,這本中文版圖片質量實在是太差瞭,跟原版的差好幾個等級呢,不僅圖片清晰度嚴重不達標,紙質也一般,完全可以印的更好的啊,貴點我們也支持。難道是沒有版權翻印直接原版的?有可能。。暴殄天物!
评分衡陽有幾張老照片就源自伯施曼的攝影集,感謝他的貢獻。
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 - Digital Silk Road Project. Digital Archive of Toyo Bunko Rare Books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