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沆(Emil Cioran, 1911—1995,也译作齐奥朗),罗马尼亚裔旅法哲人,20世紀著名怀疑论、虚无主义哲学家,以文辞新奇、思想深邃、激烈见称。他深受叔本华、尼采、舍斯托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萧沆在欧美思想界享有盛名,作品曾被译成多种文字,苏珊•桑塔格、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等都深受其影响。
本书是萧沆的代表作,以片段写作的方式,呈现了真实的人生经验,它会破坏你我所有的信念,从心灵到肉体、从宗教到哲学、从出生到终结,任何既定想法,都会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全面解体。本书是萧沆的第一部法文作品,被认为“足令法文增辉”,并获法国里瓦罗尔(RIVAROL)奖。
不得不说豆瓣的简介和评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怂恿我买这本书的理由,拿到这本书后积压了一段时间,然后一口气读了下来,但不管是内容(看似广阔、丰富、庞杂实则有些单调)还是形式(16万字三百多页的排版...)其实都有些另人失望。(这是萧沆的第一本法文书,也许并不是他最好...
评分嘲諷把一切都降低到了藉口的位置,太陽與希望除外。這兩種生命的條件,是世界與心靈的明星:一個閃閃發光,一個無影無形。一副枯骨,若是在太陽下取暖並懷抱希望,將比一個絕望而厭惡光明的大力神更為有力;一種存在,如果完全朝著期望,將會比上帝更為強大,比生命更有活力...
评分 评分请问,有谁知道书籍封面那幅山羊骷髅头画像是出自哪一位画家的作品?从前在大学图书馆的绘画作品中看到过这幅,但忘了出处了。 还有,发现书中有些章节全篇从头到尾引号,不知是作者从某处摘录的?还是译者节选?抑或是有其它原因?
世代相传的懦弱交给我们的方法,乃是对起码的精神义务最卑劣的叛逃。在蒙昧中生生死死正是人们的所作所为。但是存在着那么一种尊严,把所有的时刻都化为我们永不吟咏的祈祷。
评分再读萧沆,真是字字珠玑,虽然更加偏向文学性,但其中的哲学思辨无法小觑。在虚无主义的深处冷眼看世界,明明说的是最荒诞悲观的真相,文字里反倒有着一种类似于积极光明的力量。所谓的“向死而生,反求诸己”,大概就是这般光景了。
评分非常喜欢。曾经向往巅峰的人最终爱上了自己的坠落,在这命定之黑暗的浇筑中,他最终不再抵抗,这并非放弃,这是他迫切想要完成的飞翔。
评分无所事事的人比忙忙碌碌的人更能领会事物,并且深刻。因为没有任何俗务会限制他们的视野;生在永恒的星期天,他们会看——还会看自己。慵懒是一种生理的怀疑主义,是躯体的疑问。——引自《解体概要》
评分非常喜欢。曾经向往巅峰的人最终爱上了自己的坠落,在这命定之黑暗的浇筑中,他最终不再抵抗,这并非放弃,这是他迫切想要完成的飞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