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汉族,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唐诗杂论》是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引人入胜。
贾岛一派人则没有那必要。为他们起见,当时最通行的体裁—— 五律就够了。一则五律与五言八韵的试帖最近,做五律即等于做功课,二则为拈拾 点景物来烘托出一种情调,五律也正是一种标准形式。然而做诗为什么老是那一套 阴霾、凛冽、峭硬的情调呢?我们在上文说那是由于癖好,但...
评分《闻一多说唐诗》书评,文中简称“说唐诗”。 德语里有个单词叫“fernweh”,没有任何一个中文词汇能够与之对应,它的意思是对尚未到达的远方怀着有如乡愁一般的眷恋。而它的读音犹如一声叹息。我在阅读“说唐诗”的过程中想起这个词。承载唐诗的国度——唐朝,已不是地理概念...
评分 评分风仪落落,凛然如生 文 / 李倦容 在本书《孟浩然》一篇中,闻一多所引张洎「风仪落落,凛然如生」,原是形容孟浩然,如今看来,用在闻一多身上竟也再合适不过。了解闻一多的人,大概都能认同他的风度仪容,磊落大方,其文采学识亦然;而联想到他的慷慨生平,「凛然如生」四字,...
评分一) 据说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除了拒绝任何来自官方的荣誉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萨特自己觉得他最大的成就是在哲学上,没想到最后却因为自己并不看重的文学而为全世界所知,觉得受了伤害。 这理由是不是有点牵强暂且不说,好在,无论是...
补充了些关于初唐诗的论述,内容短小精干,作者文笔了得。
评分补充了些关于初唐诗的论述,内容短小精干,作者文笔了得。
评分写孟浩然、贾岛、杜甫的几篇评文,即使在今天,对读诗和鉴诗的兴趣盎然者还是有旁通的启发功效。比如,谈到孟浩然,“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这一“冲淡”的诗歌分布法,对推开去读同一类型的中文古诗,或同一风格的外文诗歌也是有帮助的;推想:或许能解释得通为什么也有许多观貌简朴、声势低平、并不浓烈纷纭的外文叙事诗,却可在一种洁净的气蕴下涌出令人伤怀(往往是这种情思)的诗性。
评分唐初五十年:六朝的尾巴 一方面把文学当作学术来研究。 eg.《文选》-选学,李善等人注文选 同时又用一种偏向于文学的观点来研究其余的学术。 eg.史学,多借作史书的机会展示文藻 文学被学术同化的结果,可分三方面来说。 一方面是章句的研究,可以李善为代表(李善-释事而忘意) 另一方面是类书的编纂,可以号称博学的《兔园册子》与《北堂书钞》的编者虞世南为代表(类书编纂-采事而忘意) 第三方面便是文学本身的堆砌性(作者-用事而忘意) 同是“事”(文家称为词藻)的征集与排比,同是一种机械的工作,其间只有工作精粗的程度差别,没有性质的悬殊……唐初五十年间的类书是较粗糙的诗,他们的诗是较精密的类书 ———— 四杰:不破不立,开创性 孟浩然:诗的孟浩然(而非孟浩然的诗) 贾岛:退入内心清凉地
评分薄薄的小册子,无限的想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