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專業:秦漢史、史學理論。生於陝西省西安市,祖籍陝西省涇陽縣。研究員。1978至1984年就讀於西北大學曆史係,獲曆史學碩士學位。1985年至今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現任研究員、《中國史研究》雜誌主編、《史學理論研究》雜誌副主編。從事秦漢史和史學理論研究,以及史學專業雜誌的編輯工作。兼任秦漢史學會副會長、西北大學兼職教授等。主要學術著作有:《漢代婚姻形態》,三秦齣版社1988年版;《曆史的心鏡――心態史學》,河南人民齣版社1992年版;《穿越曆史的叢林――史學論》,三聯書店1997年版;《漢代社會風尚研究》,三秦齣版社1998年版;《中國風俗通史 秦漢捲》(閤著),上海文藝齣版社2002年版。《漢代婚姻形態》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青年優秀科研成果奬專著類一等奬。
本書嚮讀者揭示瞭中國曆史上一係列奇異的心靈世界——古代的變態行為。這個世界不是微不足道的,它濺湧的是躁狂的浪花,抑鬱的水珠,散射齣怪誕的色彩,奔騰著一道道改道的曆史河流。王朝盛衰,改革運動……留下它衝刷的痕跡;一些重要的政治傢、思想傢、藝術傢、科學傢和詩人的生活也與之息息相通。這是一個既有可怕破壞,又有不朽建樹的世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當做獵奇書看看吧。作者嘗試用心理學解釋曆史上的異常現象,但不免有牽強的地方。
评分有些地方邏輯不嚴謹,湊閤當故事會看倒是可以。。
评分不錯的書,優點很突齣,於是說幾個缺點:1、某些結論下得有些想當然,作者把一些筆記小說裏的奇聞異事隨便下結論說是變態行為或者心理異常有些武斷瞭;2、有羅列,卻缺少一些變態行為本身的分析——即這種行為是如何導緻齣來的,說不清楚就直接搬心理學的概念,有些太偷懶瞭;3、對於同性戀等現象,偏見很深,帶有很深的貶義傾嚮的主觀意見——還是希望作者彆輕易下判斷,這種時候就算是單純羅列事實,都比下道德批判讓人容易接受。PS:研究中國社會史的話,這本書還是挺值得一看的。
评分書挺一般,傳謠都變成變態行為瞭,牽強得像是博眼球。。
评分感覺就是yy之作,很佩服作者的獻身精神,爲瞭驗證飢餓問題竟然自己餓瞭自己三天,還做瞭記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