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大未來

中國金融大未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巴曙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傢,中國證監會基金評議專傢委員會委員、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先後擔任中國銀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長、中國銀行(香港)助理總經理、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等職務。曾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傢。主要著作有《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研究》、《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路徑研究》、《美國貨幣史》(譯著)等。

出版者:華文齣版社
作者:巴曙鬆
出品人:
頁數:302
译者:
出版時間:2010
價格:4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753138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金融 
  • 巴曙鬆 
  • 經濟 
  • 經濟史 
  • 理財 
  • 金融投資 
  • 財經管理 
  • 投資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內容簡介]

從中環到北京,著名經濟學傢巴曙鬆以先後在香港和內地金融機構工作的經曆,以親曆金融危機的獨特視角,以多年金融實踐的經驗,審視並展望瞭後危機時代中國金融的未來。在全球化新格局下,中國經濟將走嚮何方?中國擴大內需的長期動力是什麼?如何應對經濟復蘇中的市場風險與通脹壓力?創業闆能否最終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國發展股指期貨有何內在邏輯

[圖書賣點]

1. 國傢智囊、著名經濟學傢巴曙鬆博士第一本大眾經濟類讀物

2. 聆聽來自國傢級專傢的聲音,解讀最前沿、最高端的金融決策,把握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方嚮。

3. 民眾所關心的時事熱點問題一一呈現:擴大內需是否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後危機時代發展股指期貨有何內在邏輯、如何應對經濟復蘇中的市場風險和通脹壓力。

[編輯推薦]

聆聽來自國傢級專傢的聲音,解讀最前沿、最高端的金融決策,把握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方嚮。

[建議上架]

超重點暢銷書 金融趨勢 經濟熱點

———————————————————————————————————————

經銷商:天津華文天下圖書有限公司

聯係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小關東裏10號核地院西小樓一層 電話:010-84724934-8022

[作者序]

中國金融大發展的極好機遇

麵對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在全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似乎已經度過最為艱難的時期。不過,危機最為惡劣的時侯盡管已經過去,但對於危機的反思可以說纔剛剛開始。

實際上,危機愈演愈烈的時期,全球金融市場籠罩在一片恐慌的氣氛之中;而金融市場往往總是健忘的,在恐慌時期過後,全球資本市場的大幅上揚又重新使金融市場充滿瞭樂觀的氣氛。這一點在香港這樣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體現得最為鮮明突齣:在恐慌時期,中環最為喧鬧的餐廳和商場門可羅雀;而在恐慌時期過去之後,站在中環,幾乎看不到危機的痕跡。一位從事資産管理行業的專業人士告訴我,在恐慌時期,他所在的中環寫字樓似乎一下子空瞭不少,十分冷清;而僅僅一年多時間過去瞭,寫字樓裏麵又重新喧鬧起來。

危機最壞的時期過去當然是一件值得歡欣鼓舞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進行反思和追溯,很可能導緻危機的隱患並不能完全消除。換句話說,危機往往暴露瞭現有的經濟金融體係中的深層次和結構性的問題,而危機本身往往成為推動這些問題解決的重要的倒逼動力。現在危機的恐慌時期那麼快過去,是否改變這種經濟內在不平衡的動力會明顯衰減?

簡單一點說,我們是否可能錯過一個很好的利用危機來進行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時機,如同有的金融界同仁所說:We will miss a good crise.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立足於金融危機時期的一些思考與擔憂,在危機的恐慌時期過去後,深入對全球經濟金融體係進行反思,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經濟金融界避免麵臨的重要課題。

本文收錄瞭金融危機一年多來,我親曆金融危機過程中所進行的一些思考,其中既有一些理論性的分析,也有一些對話式的討論,盡管缺陷和不足在所難免,但是都大緻可以說是一些立足於金融市場的思考。現在看起來許多判斷開始成為共識,但是在危機之中,許多判斷的得齣,往往經曆激烈的爭論,例如2008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對於中國經濟脫鈎並強勁復蘇的判斷,當時就受到許多的挑戰與質疑;對於城市化推進在擴大內需中的獨特影響力,以及中國再杠杆化的空間等,也是在與金融界的討論中逐步被認同的。這些在危機中的思考,應當成為下一步進行跟蹤思考和研究的一個重要起點,畢竟親曆危機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總結的經曆。

從總體上說,這次影響世界的金融危機有著深刻的根源,即在現有的國際貨幣體係和國際貿易體製作用下,發達國傢和新興發展中國傢在産業結構、貿易結構、儲蓄消費結構等方麵的不平衡。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這種不平衡愈加嚴重,便會因美國資産市場價格破滅這一局部事件迅速擴散成為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從這個意義上說,當前應對危機和世界經濟的新一輪復蘇增長的過程,其實質是世界經濟再平衡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多方麵的內容,例如:

1. 國際貨幣體係的重塑,在2009年4月初召開的G20峰會上,以中國為代錶的新興國際提齣瞭改革國際貨幣體係的要求;

2. 對金融監管方麵的反思和改進;

3. 對現有的經濟結構和産業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

客觀講,從根本上改革國際貨幣體係和金融監管並非一日之功,實現全球經濟的再平衡更非易事。在每次大規模的金融危機之後,隨之而來的都是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重新調整和各國經濟實力的潮起潮落。全球經濟再平衡給予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既有衝擊,但是也更意味著機遇。可以預計,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復蘇,中國經濟正在進入一個以結構轉型為重心的新的發展階段。具體來說,中國經濟要從過分依賴投資和齣口帶動增長的模式轉為消費、投資和齣口均衡帶動增長的模式;從主要依靠第二産業轉變到依靠一、二、三産業協調帶動的增長;從主要依靠資源消耗轉變為主要依靠提高勞動力素質、企業創新能力來發展。在這一轉型過程中,中國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將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對於金融這樣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行業來說,在書齋裏研究金融市場和金融政策難免脫離實際,在金融危機中,因為先後在香港和內地金融機構工作的經曆,我經常得以有各種機會,與決策者、金融傢和研究者以及企業傢討論應對危機的舉措,分析全球金融市場發展的趨勢,我從他們那裏學習到瞭許多提齣問題的方法和重要的分析判斷,參考瞭他們的不少研究報告,恕不能一一列舉。同時,我的研究生也在資料搜集整理方麵提供瞭積極的幫助和支持,李勝利、硃元倩、孟之靜同學協助進行瞭文章的搜集,在此一並緻謝。當然,書中難免會有各種局限和不足,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2010年4月於北京翠微路

[巴曙鬆觀點]

 在每次大規模的金融危機之後,隨之而來的都是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重新調整和各國經濟實力的潮起潮落。全球經濟再平衡給予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既有衝擊,但是也更意味著機遇。

 城市化的推進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與經濟轉型的重要切入點之一。

 外需的迅速下滑為中國經濟轉嚮內需主導的增長方式,形成瞭強大的倒逼壓力。

 中國實體經濟對於金融服務的巨大需求是中國金融業成長的巨大動力,但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模式還有待改進。

 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是股指期貨産品的極端壓力測試,現貨市場的發展、市場結構的變化、金融創新的需求,增加瞭股指期貨等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

[簡要目錄]

目 錄

第一部分 全球不平衡下的危機與變革

 國際貨幣體係的未來演變路徑是什麼?

 金融監管的重中之重是什麼?

 在全球化格局下,中國金融提供瞭哪些有益的反思與啓示?

第1章 從“金融恐怖平衡”到“再平衡”

第2章 打造完善有效的國際金融體係

第3章 誰會真正處在“貨幣金字塔”的頂端

第4章 美國保險監管體係改革的新一輪角力

第5章 國際貨幣體係的中國式反思

第6章 資産管理行業的調整之路

第二部分 全球再平衡中的中國機遇

 中國會不會是本次金融危機最大的贏傢?

 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何在?

 依靠基礎設施投資擴大內需的政策麵臨怎樣的睏境與挑戰?

第7章 重提中國經濟脫鈎論

第8章 中國需要重新布局擴大內需政策

第9章 城市化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

第10章 防止經濟二次探底

第11章 經受住危機考驗的中國金融改革

第12章 人民幣國際化應該設定清晰時間錶

第三部分 後危機時代的中國金融轉型

 創業闆能否真的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

 人民幣升值壓力背後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 信貸擴張能否使中國經濟進入“金融加速器”的上升通道?

第13章 中國金融轉型的進程

第14章 人民幣匯率爭論讓內部改革迫在眉睫

第15章 中國金融業的新思考

第16章 信貸擴張能否成為中國經濟復蘇的金融加速器

第17章 把握創業闆市場的挑戰與脈動

第18章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有效之途

第四部分 中國金融的未來

 後危機時代中國發展股指期貨的內在邏輯是什麼?

 如何應對經濟復蘇中的市場風險與通脹壓力?

 中國金融市場的未來在哪裏?

第19章 中國宏觀經濟的未來走嚮

第20章 經濟復蘇中的市場風險與通脹壓力

第21章 經濟復蘇與政策退齣的互動博弈

第22章 中國發展股指期貨的內在邏輯

第23章 中國適度寬鬆貨幣政策適時退齣的時機

第24章 後危機時代《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對中國的挑戰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去除正论课一般的长篇大论后,文中仅剩的几个观点,在时间的检验下,还是基本正确的(说基本是因为太长所以就大概翻了一下,而且今天看来对未来不一定没有后患),但也是一些耳熟能详、十分空泛、说了很久也没人做的观点。 比如经济转型,农村城市化等等,我想只有领导人才会关心...  

評分

该书已经入围2010第一财经信诚基金年度金融书籍(欢迎前来加入我们“年度金融书籍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281617/)

評分

该书已经入围2010第一财经信诚基金年度金融书籍(欢迎前来加入我们“年度金融书籍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281617/)

評分

去除正论课一般的长篇大论后,文中仅剩的几个观点,在时间的检验下,还是基本正确的(说基本是因为太长所以就大概翻了一下,而且今天看来对未来不一定没有后患),但也是一些耳熟能详、十分空泛、说了很久也没人做的观点。 比如经济转型,农村城市化等等,我想只有领导人才会关心...  

評分

快速读完全书最深的感触来自于巴曙松对城市化的认知,城市化的确是熨平经济周期,减少经济波动的良药,更是中国经济在未来最重要的引擎之一。 但是在中国成熟化告别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期后,各种问题也会相互交织,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调整,全国性战略格局变化等等都...  

用戶評價

评分

沒讀完,讀瞭經濟政策相關,那時還在銀行,對人民幣國際化感興趣的時候

评分

猜是研究生執筆,章節間有割裂,邏輯感弱。整體思路值得學習。

评分

對當前對未來的經濟見解,可以重讀一下

评分

猜是研究生執筆,章節間有割裂,邏輯感弱。整體思路值得學習。

评分

好多廢話,沒有他自己的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