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一位,也是最具传奇性的一位。

出版者:凤凰出版社
作者:萧红
出品人:
页数:323
译者:
出版时间:2013-3-1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29695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萧红 
  • 小说 
  • 中国文学 
  • 呼兰河传 
  • 中国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文学 
  • 现代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生死场》描写一个挣扎着生活的东北村庄,通过生产、生殖、人伦关系,写生命的卑贱:贫困、疾病和死亡;写人性的柔弱和蒙昧,直至无法生存不得不起而反抗。 《呼兰河传》描写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哈尔滨市呼兰县)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中国现当代的女作家是乏善可陈的,而萧红绝对是一个例外。一部《呼兰河传》,就足以奠定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呼兰河传》首先是表达了作者个人对于儿时童年的追忆和东北小镇家乡的怀恋。因为作为个体生命,其最基本的是生存的需要,当萧红在香港卧病时,也...  

评分

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香港完成了追忆童年时光的《呼兰河传》。当时是南国的严冬,可究竟不比萧红的故乡黑龙江呼兰河城。萧红在《呼兰河传》的开头写道: 严冬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大地则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  

评分

萧红的书,这是我第一次看,竟觉得再没有一个女作家能及得上她。那些字句,最平常不过,却在心里一点一点蚀出一个大坑,空空落落的直想落泪。 常道人生是苦乐参半,有时乐观一点,就把吃苦当吃补,斩钉截铁对自己说只要努力奋斗,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憋着挺着,不敢松懈,...  

评分

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长篇论文,受其委托,斯诺向鲁迅询问了23个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包括诗人和...  

评分

小时一直以为萧红是和张爱玲一类的女作家,除了学过她的《火烧云》(学的时候还不知道那是她写的),其他作品就什么也没看过了。 去年在中山书城站了两个下午,看完了《呼兰河传》,即为这位女作家倾倒。 萧红的笔法也许留下了那个年代的一些痕迹,但是她个人独特的风格还是不...  

用户评价

评分

是好书,群像戏写的很精彩,但30年代的文字让人很难看下去。

评分

一只北方小城的现代化

评分

萧红的文字难得,扎根乡土而没有土腥味,笔法相当大气。对于中国人的本性,她有着不逊于鲁迅的洞察力,却只有萧红式的哀其不幸,没有鲁迅式的怒其不争。这是她的软弱,也正是她的慈悲,让她能看透一切却又深深沉溺其中,她的情史,她的一生,莫不被这种慈悲所牵连。

评分

萧红用朴实的文字在阅读者的内心深处挖了个洞,旧社会的各种陋习让人看得难受,看完书后颇有触感,对于我们父辈的父辈所生存的那个环境和人命运的飘忽不定而感到难过!

评分

前半本含有著名的火烧云。后半本写着写着就透出吃人的礼数的意味了,茅盾老人家评:萧红既不屑于知识分子的虚伪,又不可能投身人民大众无产阶级熊熊革命之火中,寂寞是缺乏觉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