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声音

纸上的声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贤治
出品人:
页数:299
译者:
出版时间:2010-6-1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985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林贤治
  • 知识分子
  • 杂文
  • 文化
  • 随笔
  • 思想
  • 中国文学
  • 知识分子研究
  • 文学
  • 散文
  • 随笔
  • 声音
  • 纸张
  • 记忆
  • 文字
  • 情感
  • 阅读
  • 心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纸上的声音》是作者近三年来的随笔及评论的结集。知识分子问题一直为作者所关注,《纸上的声音》通过对多位西方著名知识分子的叙述,探讨知识分子与国家、社会、革命、历史诸关系,解析作为理念人和实践者的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与人格建构,特别强调自由批判的精神。其中,对于中国“国民性”及现代作家“精神还乡”问题的阐发,寓褒贬于历史观照之间,视域开阔,观点鲜明,创见迭出。

作者简介

林贤治,当代著名学者,著有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思想性作品《平民的信使》、《胡风集团案: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记》、《自制的海图》、《五四之魂》、《时代与文学的肖像》、《午夜的幽光》、《一个人的爱与死》,自选集《娜拉:出走或归来》,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漂泊者萧红》,主编《二十世纪世界文化名人书库》、《曼陀罗译丛》、《流亡者译丛》、《流亡者丛书》、《散文与人》、《记忆》、《人文随笔》、《文学中国》(合作)等。

目录信息

题记/1
卢森堡:“嗜血的‘红色罗莎’”/1
阿伦特:沉思与反抗/14
自由、祖国、十字架/28
一个女人和一个时代/39
写在《希特勒万岁,猪死了!》的前面/51
奥威尔:从政治中来,到政治中去/57
《1984》的一个新译本/62
法国知识社会中的一场战争/67
索尔仁尼琴和他的阴影/82
苏联知识分子的命运/95
夜读抄:《论小丑》/101
国民性批判问题的札记/116
《中国作家的精神还乡史》导言/151
鲁迅:四城记/181
鲁迅:“带着枷锁的跳舞”/198
《鲁迅语录新编》前言/203
萧红和她的弱势文学/206
怀念耿庸先生/224
诗人的工作/233
重印《中国文字狱》序/239
黄河遗文编后记/243
从低泣到嚎叫/249
《我是农民的儿子》序/253
《我是农民的儿子》再序/256
《满天星文丛》序/260
《人文中国》前言/263
《烙印》序/268
知识分子与自由/272
一代知识分子的苦难人生/277
经典的言说/282
关于“思想者文学”/286
关于“底层文学”/294
关于“介入文学”/29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林贤治是诸多鲁学家中学得好也做得好的一位。这本文集是他评论中外知识分子文章的辑集,非常精彩,他利用自己身为编辑的特殊条件,读了很多普通读者难以接触或很晚才能看到的书。所以,他的著作起了雄鸡司晨唤醒万物的作用。我的好几本书(如:[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统...  

评分

这是一本属于孤独守望者没有能力行动而聊以自慰的书。用书籍来疗伤,用书籍来树立活下去的信心,用书籍来让自己平静。知道的越多,你越痛苦。无忧无虑那是因为你活的太短。 书中看到几个对于中国人来说陌生但是伟大的女性,一些熟悉同样伟大的男性。良知和不断的思考,对抗、...

评分

在任何一个把文化作为武器的政治体系里(给予艺术家过高的荣誉或过重的处罚),作家会长期遭遇一些陷阱,这些陷阱会损害并逐渐毁灭他的正义感,最终丧失其个性。——罗马尼亚作家 马内阿(Norman Manea) 高尔基 高尔基是这样被介绍给中国读者的: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  

评分

知识分子问题一直为作者所关注,全书通过对多位西方著名知识分子的叙述,探讨知识分子与国家、社会、革命、历史诸关系,解析作为理念人和实践者的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与人格建构,特别强调自由批判的精神。其中,对于中国“国民性”及现代作家“精神还乡”问题的阐发,寓褒贬于...  

评分

林贤治是诸多鲁学家中学得好也做得好的一位。这本文集是他评论中外知识分子文章的辑集,非常精彩,他利用自己身为编辑的特殊条件,读了很多普通读者难以接触或很晚才能看到的书。所以,他的著作起了雄鸡司晨唤醒万物的作用。我的好几本书(如:[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统...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书,但是如若俄罗斯和我们真的那么像的话,为什么中国没有一个索尔仁尼琴。从老大哥的轨迹来看中国知识分子出路的话那么的确就能解释现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但是解释何用,每个俄罗斯人心中都有个大苏联,每个中国人心中可有大中华么?

评分

叨逼叨.

评分

林贤治先生的文字一直对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老实说,我是受了他影响的,先前还专门为他抗辩写书评。这本的部分内容与其他著作有重复,但即便单独置身此中也毫不影响整体质量。对于李泽厚们“告别革命”的提法,林贤治相当反感,看上去他的立场该是左的、革命的、激进的,可实际上他的“左”全然不同于“红色”的“伟光正”而充满了西方式的个体意识。俄罗斯文学则以其博大的人间情怀,与生长在中国的泥土里的林贤治一拍即合。对自由思想与知识分子话题的关切,使并不自诩为自由主义者的他反而更加理解自由主义的精髓,这恰和林贤治一向非常尊崇的鲁迅相同。他所提供的文学研究视角所透射出的光芒,力透纸背,是比那些夸夸其谈妄自尊大的学院派要更富“人的气息”的。

评分

错字太多了

评分

林先生的书评、读书随笔,靠近文本又不囿于文本,有见地有思想且文笔自然清雅,这一本主要都是关于知识分子、文化和文学,好好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