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莫里斯 Jan Morris 集诗人、小说家、旅游文学作家为一身,1926年出生于英国克利夫登。曾担任《泰晤士报》、《卫报》记者,后专事写作。著作超过三十部,除了有关英国的名作《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三部曲外,还有关于牛津、曼哈顿、悉尼、威尼斯、香港、西班牙和威尔士的记述;小说《哈弗的最后来信》(Last Letters from Hav)曾入围英国布克文学奖。2008年1月,莫里斯被《泰晤士报》评选为二站后英国最伟大的十五名作家之一。
作为游记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步入耄耋之年的简·莫里斯回顾自己半个世纪的历程,写下《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一书。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作为媒体记者和游记作家的简·莫里斯的足迹踏遍世界各个角落:见证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到亲历二站后对战犯的审判;品尝了西班牙的贵腐葡萄酒又体验了中国的神奇药膳;从众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到名不见经传的北非村庄,简·莫里斯已经超越了旅游者的身份,而更似一位形貌低调的当地居民。她不写名人政客,只写斜阳下匆匆回家的士司机的会心一笑、街头巷尾值得流连徘徊的小风景,她笔下的那个城市经她雕琢而散发出别样光芒。正如莫里斯在访谈时所说,她常无目的地闲逛以及像狗一样咧嘴微笑在城市里行走,正是这样的一种姿态使得她的游记散文洋溢着斑斓色彩、渗透着智者的哲思。
看了林达的书,买的这本书,期待很大,可是很失望。作者在写散文么?想批判什么就大胆地批判啊,还要拐弯抹角的,既然是记者,那么就是要一碗水端平地看待事物。可是书中政治意味太浓了,而且还写成了散文形式的政治汇报,读起来真的很别扭。尤其是写香港那里,还一口一个共产...
评分 评分有时游记写作颇似一个圈套。就算不那么刻薄地看,它至少也会动用一些手段,是为了让读者心甘情愿地听从同样是初次造访的作者所采取的一些策略。 历史或许是与初见之处建立联系的一种最正当的手段。地理上相隔万里,却并妨碍不在另一个时空神交已久。早在80年代末,余秋雨便怀...
评分朱光潜先生曾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当我们阅读时,我们面对的不只是纸上的文字,更是一种人生的艺术化展示。如果要在众多作家的作品中选出值得我们品读的,我认为简·莫里斯用五十年走遍世界各地的见闻录《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
太华丽的文字有时候不如那些简洁直接的文字,还是小匕首般的《接触》更犀利。
评分细节构成世界;视觉构成世界
评分强烈推荐这本书。大概是我看过的写得最好的游记了。
评分这不仅仅是游记,这是心灵的旅程。唯一的不足就是时间跨度太长了,很多人事都已经时过境迁。
评分目前为止读过的游记里的顶级之作。且不谈半个世纪里莫里斯所走过的国家感悟过的城市,仅凭她观察每一个地方的独特视角、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详实了解以及世界主义的胸怀,就足够后辈学习。游记如能写出这样,才算不虚人间匆匆数载了。一生学习与仰望的目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