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鲍尔,(Philip Ball,1962~),英国著名的科学与科普作家。在牛津大学主修化学专业,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已出版十部科学与科普书籍,并在世界许多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和评论。目前在著名杂志《科学》任特邀科学编辑,并经常在媒体和高等学府举办各种讲座。
《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内容简介: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个体的行为是无法预知的,但是,当个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群体的行为反而表现得有章可循。于杂乱中显现秩序和稳定。这是为什么呢?围绕这一问题,作者从统计物理、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中探寻其中的缘由,发现了自然与社会之间奇妙的接合点,以及它们共同的法则。从细菌生长的形态到交通流的运行,从流体相变到政治结盟,从电脑网络到市场交易,等等,莫不于纷繁多样中遵从一致的奇妙规则。
结论或许令人充满遐想,论证的过程却平易生动。作者小心翼翼地择取例证,谨慎地驱遣词句,以所有人都看得懂的方式讲述各门类的知识与道理,实属少见。
2015年秋,26岁读,四星半。科普类,适合浏览或入门。最平滑最系统的复杂系统科普著作,用统计物理的观点介绍不同尺度的多体系统,从原子群到细菌群再到鸟群最后到人群,逻辑非常舒畅。复杂系统的里程碑工作都被一一介绍,相应的大牛和经典文献也被列出。如果你对复杂系统感兴...
评分 评分用物理学的方法来解释社会和经济,主要都是一些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问题,作者给出了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 一,社会行为是否有规律,可预见。 1,大数定律。个人的行为可能是随机的,但是当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就存在一定的规律,如大数定律。比如在两党制的民主选举中,比例倾...
评分不少人把它当作科学社会学著作甚至是科幻作品的理论背景来阅读,这无疑是一种大众化的观点,也许这样的定位能为他争取更多的读者。不过,这本书适合的读者(不一定是作者预期的Target Audience),应该是多年前《第一推动》系列最忠实的追随者——至少你要知道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
评分这是一本用物理学知识来解释社会学的书,即通过流体力学和概率论等来解释人类群体的行为模式。 一般,我们认为人类行为是不可预知的,其作为群体的行为也是没有规律的。不像物理学一样,只要给定初始条件,结果就是确定的--这就是科学原理。但是,本书就要颠覆我们的这种观点...
1
评分还欠了一小半,到期还了
评分通过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构建来预测无意识的群体行为中的规律,城市规划、交通模型、传播学、历史进程、甚至是文化心理的发展状况都可以用模型来总结。方法论的突破带来的是更多维度、更深入的认知进步。
评分通过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构建来预测无意识的群体行为中的规律,城市规划、交通模型、传播学、历史进程、甚至是文化心理的发展状况都可以用模型来总结。方法论的突破带来的是更多维度、更深入的认知进步。
评分原书五星,中文版减一星。首先投出对中国出版现状的一记毒箭。当我读到第六章才意识到原书名为“Critical mass”(临界质量),而中文书名“预知社会”又是被畅销书化了之后的玛丽苏式名称时,我感觉自己的思想受到了奸污,脑壳里好像让人放进了性器。好,足够表达我的忿恨了。关于书本身的内容,有两个线索词,排名分先后。第一个是原书名暗示的“相变”,第二个是“标度不变性”(自组织性?)。当我看到“社会物理学”这样大而化之的词语时,我不得不充满警惕,然而读下来发现作者采取了恰当的内容与态度上的内省,很自知地论述了模型研究的方法,所关注的内容其实很紧密地联系在那两个关键词上,而不是大而化之地想指导社会,也只有如此我才能认同这本书。建立模型来研究的方法论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