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保孜 1957年生,江苏兴化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第二炮兵政治部文艺创作室正师职创作员,国家一级作家。
著有《红墙里的瞬间》、《样板戏出台内幕》、《铁血N4A》、《纳粹集中营的中国女孩》、《我的父亲朱德》、《红镜头》、《伟人凡影》、《超越血缘之爱》、《知情者说》、《跨出中南海》、《实话实说红舞台》、《中南海人物春秋》等纪实文学著作; 并创作多部电影、电视剧作品。
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当代军人最喜爱军版图书一等奖、“五个一”图书工程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图书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五个一”电影工程奖等全国性的奖项。
杜修贤 1926年生,陕西米脂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延安八路军电影团学习摄影,从师吴印咸先生。此后历任八路军关中前线野战军政治部摄影员,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组副组长、副队长。1954年调新华社北京分社任摄影组组长、社编委,新华社摄影部中央新闻摄影记者。1960年任新华社驻中南海摄影组副组长、代理组长,新华社摄影部中央新闻组组长。1971年任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兼中央新闻组组长、中央外事摄影协作小组组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任中国图片社副总经理、新华社高级记者。1986年离休。
曾出版《访问十四国》、《人民的总理》、《杜修贤摄影选》、《红镜头》、《红墙聚焦》、《最后的传奇》等多部摄影画册与专著。
多次获国内外新闻摄影作品奖。其中“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被中国文化部评为“二十一世纪华人摄影经典作品。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由著名红墙女作家顾保孜潜心写就。这部具有厚重历史感的纪实作品客观描绘了毛泽东最后七年的风雨历程,真实再现了1970年到1976年共和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国事风云,生动讲述了林彪事件前后我国在内政外交上重大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同时也曲折反映了毛泽东个人晚年的思想轨迹。
此书以历史题材创作的严谨精神,基于已有史料和第一手材料,把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打开中美大门、与日本建交、中共十大再选“接班人”、四届人大筹备到召开、邓小平再次复出到再度“落马”、第一代领导人先后逝世以及粉碎“四人帮”等重大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一一刻画,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历史人物伟大而又平凡的感人事迹鲜活还原。
书中载入近二百幅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它们全由中南海摄影师杜修贤先生独家拍摄。这批照片许多是首次公开发表,许多是首次还原色彩。它们承载了多位政治人物的命运故事,反映了他们有血有肉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记录了他们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和心路历程。
无疑,《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是一部图文并茂、资料翔备,内容真实,生动有趣,可读性与收藏性兼备的不可多得的纪实文献。
从1970年开始写毛泽东人生的最后七年。林彪被写进党章作为接班人,林彪和毛泽东的明显分歧是修改宪法的时候,关于是否要设立国家主席这一职位。林彪对毛泽东采用捧杀方式,坚持要推选毛泽东为国家主席,他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副主席,牢固自己的接班人地位。可惜被主席看得透透...
评分本书最大的亮点确是照片出彩,但有些书中提到的照片还是没刊出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其次,本书还算客观,没有写得想象中的那么煽情,让我领略到更多的是一个平易近人的毛主席和周总理。我从来不看什么当代史党史革命伟人传记的,今次是第一次读这类书籍,感觉还是不错,客观淡...
评分从1970年开始写毛泽东人生的最后七年。林彪被写进党章作为接班人,林彪和毛泽东的明显分歧是修改宪法的时候,关于是否要设立国家主席这一职位。林彪对毛泽东采用捧杀方式,坚持要推选毛泽东为国家主席,他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副主席,牢固自己的接班人地位。可惜被主席看得透透...
评分读书,阅人,都是读史。但若非亲历者,谁又能分得清哪些是演绎,哪些事是真实?即使亲历者,也或一知半解,或对现实缄默。读史不评,读而不尽信。 这本书最珍贵的是杜修贤先生拍摄的照片以及照片背后的故事。
评分过去没怎么见过的照片此书公开的较多. 大环境没什么变化,自然还是旧面老友,新鲜能有几何? 其实再多的照片或是环境巨变,也很难还原历史的真相,历史的真相在真相发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远去,多数时间下浮现出来的,总是根据环境需要而出现的真相的一面...
一个终将会被重新定义的历史名人
评分一个终将会被重新定义的历史名人
评分读着像演义
评分陈词滥调,照片还不错,加一星。
评分永远不要把自己提升到神的地步,因为其实你周围的人都知道,你不是。利用你的神的地位来斗争自己,这就是一生的讽刺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