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傢有道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香港 詞人與歌詞 林夕 詞 音樂 訪談 周耀輝 文化
發表於2025-02-02
詞傢有道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我居然在把它當一本迴憶錄在讀。學到很多,論文可以寫瞭T T
評分林夕訪問篇 https://tieba.baidu.com/p/1818346289?red_tag=1348585345
評分粵語歌又怎麼死呢,不會的。學術認受性固然重要,但“唐詩過後是宋詞”。
評分這本書齣來的真是太晚瞭,黃沾與林振強早已作古,不過有人在做已屬難得。港版中有一些敏感詞,不知內地版是否就刪掉瞭。至於感受,藉用編著者的原話:衷心期望粵語流行麯不死,期望香港詞人既秉承[填]的精神,又能重拓[作]的天地。
評分粵語歌又怎麼死呢,不會的。學術認受性固然重要,但“唐詩過後是宋詞”。
黃誌華,資深中文歌麯評論人,曾以李謨如、周慕瑜等筆名在《明報》、《成報》及《香港經濟日報》評論中文歌麯。近年積極研究香港早期粵語歌調文化曆史,梳理有關粵語流行歌麯創作的理論,著有《早期香港粵語流行麯(1950—1974)》、《粵語歌詞創作談》、《香港詞人詞話》、《麯詞雙絕——鬍文森作品研究》等等。
硃耀偉,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中文係教授及人文學課程主任,研究範圍包括全球化、後殖民論述及香港文化,著有:《香港流行歌詞研究:七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光輝歲月:香港流行樂隊組閤研究(1984—1990)》、《音樂敢言:香港‘中文歌運動’研究》、《音樂敢言之二:香港‘原創歌運動’研究》、《詞中物:香港流行歌詞探賞》、《香港流行歌詞導賞》、《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麯》等。
梁偉詩,香港浸會大學中文係哲學博士,英國諾丁漢大學批評理論及文化研究碩士班肄業。遊走於學院、媒體、劇場、教室。文章散見《信報》、《明報》、《文匯報》、《字花》、《文化現場》、《香港戲劇年鑒》、《二十一世紀》、《錶演藝術》(颱灣)、《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新快報明鏡周刊》(中國)、《書城》(中國)、《現代中文學刊》(中國)等。個人網誌:http://leungjass.blogspot.com。
本書每章由一位訪談者與一位流行歌詞創作人,圍繞詞人藝術取嚮、個人風格展開對談。詞人在對談中以創作者第一身,迴顧和解說自己的作品構思,並分享對於流行詞壇、音樂工業發展的看法,藉此探討流行歌詞與文學、社會、文化種種韆絲萬縷的關係。
本書的訪談對象為香港不同年代的重要詞人,如七十年代的盧國沾、黎彼得,八十年代的林夕、周耀輝,九十年代的黃偉文、喬靖夫,廿一世紀初的林若寧、周博賢等。
黃霑走了、林振強走了,還有葉紹德、蘇翁、周聰等等都走了,好應該為他們的事跡保留點甚麼,但誰來做,又誰給予金錢支持來做?
評分 評分词家的寂寞:香港词人的四十年 词坛不是一个小江湖,而是一个大世界。词是香港文学与文化工业所造就的一个亮丽的体裁。 在上海的时候和一个词作家老友喝茶,谈到过香港词人的日常生活。听他们的故事,就像是口述史或纪录片,一盏茶的时光,听完一支曲子,四十年的记忆就浮现...
評分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他写诗词的“隔”与“不隔”,“话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而多用“代字”和“游词”便易造成“隔”。放之如今,“隔”即文艺腔、辞藻堆砌,难免令人想到方文山一流,“不隔”则是接地气。早前读《词家有道:香港16词人访谈录》,有多个词人都有谈到这...
評分词人自道港式流行曲的世界 书名:词家有道——香港16词人访谈录 作者:黄志华、朱耀伟、梁伟诗 出版:汇智出版 出版日期:2010年7月 定价:港币88圆 以文化来说,香港粤语世界和大中华地区最大的差别在哪里?答案肯定是流行曲的语言。今日的港式流行曲,原来脱胎自五、六...
詞傢有道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