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何以至此•从小事件看清末以来的大变局》是中科院史学研究员雷颐先生的文集。文章所写内容多为中国近现代史话题,包括《“粪桶妙计”与“师夷长技”》、《梁启超百年前憧憬“上海世博会”》、《新文化与新教育》、《沉重的“外交笑话”》、《贝多芬中国“获胜”记》、《既得利益集团与路易十六的断头台》、《引人深思的两个莫斯科之旅》、《相对论“遭遇”中国政治》、《“国家”:从维新到五四》等。
不知道为什么,对写郭沫若的那一篇最为难忘。一是写他因为拍马匹创作《蔡文姬》被一些当权者当面鄙薄嘲笑,甚至之后纪录在《陈赓传》,对御用文人的轻视如此露骨,而郭也不过只能讪讪的陪笑吧。二是在晚年痛失两个爱子,之后他开始用毛笔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抄写爱子郭世英地...
评分内容很多是摘抄了他人著作或者史料,再发些议论感慨什么的,“见”不少,“识”不多,不过依然可作为一本继续了解中国的常识读物。即便20年前的事情,都一边恍若隔世,一边却犹如眼前。这就是神奇土地的神奇之处,也有一句话叫太阳底下无新事。
评分“何以至此”,封面上的这四字,是对历史偶然性演变出唯一悲果的深刻追问。 全书是由很多篇杂文组合而成,每一篇杂文都是作者对晚清、民国和文革这段历史中“小事件”的感悟。综观全书,完全可以说,作者实际探讨的是同一个主题: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大变局演变成了时代悲剧?是...
评分《历史:何以至此》是当代学者雷颐先生新推出的随笔集,基本收录了作者2009年以来的主要文章。这本新随笔集取名《历史:何以至此》,书名很好地传达了作者一如既往的关注现实、有所为而发的特点,正如有人评论的,雷颐是一位“将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学者”。将历史作为现实...
评分迄今为止这是我读过的第二本非常不错的历史随笔。第一本是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正游戏》。吴思的那本指陈当今社会弊病历史源头,关注的是世道人心。 雷颐的这本《历史何以至此》却直问历史的绝境是如何产生的,当然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绝境,雷颐说的绝境时清...
让人想起余世存,又一本借历史人物浇心中块垒喻不平现世的书。对张之洞和张佩纶的生平对比介绍很有意思。
评分见识平庸,文笔且差,随笔,何以至此?
评分应该算是很难得的好书,尤其是打开排行榜不是侦探小说就是花边文学的2010年,能读到风格这么醇厚,学养这么深刻的历史杂文,真是让人感觉不错。决定有时间的话,写一篇书评。书里有意思的东西很多,比如建国初禁黄色歌曲的始末,清末用马桶对付洋人大炮以及杀降的轶事,列宁为什么讨厌和平的瑞士……很多件历史小事的背后,都隐含着对历史大潮流的思考和暗示,推荐朋友们一读。
评分明明说得不是历史。已豆列。
评分写得有点浅,但第三、四辑中出现了一些发人深省的篇什。适合作为大学本科的低年级及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普及读本。个人印象最深的是那几篇直面政治力量对歌曲和音乐的强行干涉者,后人若无读史之同理心,确实无法想象上辈人究竟是怎么过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