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变》是一篇描述三十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文章。二○○五年一月,女儿笑笑陪我去意大利乌迪内取NONINO国际文学奖。其间,结识了印度加尔各答一家出版社的编辑NaveenKishore。女儿与他用英文交谈,我坐在旁边看他。这是一个面部轮廓极为鲜明,沉默寡言的黑皮中年男子,穿一身黑色制服,披一件黑色风衣,担一架看上去十分沉重的黑色照相机。
不落俗套的跟着诺奖掀起的莫言热带着一点点功利性的开始找莫言的书。起初只是为了多一些和朋友们讨论的谈资,或者表示自己读过一点书。 以一种小人的姿态猜测,抱着我这类态度跟风的童鞋还不在少数呢,图书馆所有诺奖大师的书已外借,当当亚马逊更是售罄,只能订购。 ...
评分以作者序言中的表述,它是本自传,但也不排除是本“小说式”自传。不过这些都不大重要,就算是纪实性质的,也难以排除作者记忆的偏差,将别人的事儿误记成发生在自个儿身上的,或反之。 海豚书馆的这一系列书又轻又小,内容也比较轻松,方便放在包里带出去,在片段时间里阅读。...
评分首先,这是一本精巧而美貌的书,壁纸一般的封面,硬皮包装,宽松的行距使翻阅时纸张交叠的快感变得频繁。哗啦哗啦,不足百页便融入肚中,掩卷而思,难免有余味,有感发,有朵颐快餐之后的满足。 说是莫言的自传,起名为“变”,初为完成朋友“描述中国30年变化”之托,越写越...
评分算是莫言的自传体小说。 谁都知道在中国活着不容易,我认为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人太多了。再聪明也无法超得过膨胀的人口,那么多要吃饭的人。莫言是敢写的,写出了中国人活着的无奈。生存是第一的,生存之上才能谈一切理想主义的东西,莫言是中国人,深谙中国人的生存之道,在这种...
评分以作者序言中的表述,它是本自传,但也不排除是本“小说式”自传。不过这些都不大重要,就算是纪实性质的,也难以排除作者记忆的偏差,将别人的事儿误记成发生在自个儿身上的,或反之。 海豚书馆的这一系列书又轻又小,内容也比较轻松,方便放在包里带出去,在片段时间里阅读。...
自传体小说。莫言这篇一般般吧。
评分时代的脉络清晰可见,人生的轨迹鬼魅难测。
评分生猛的现实,文字应该给四星,少给的那颗星是对文字之外的某种东西的需求。
评分窝窝囊囊地活着,不如轰轰烈烈地死去。何志武是个很有趣的人撒~最后最后,莫言收下了一万元,哈哈哈。
评分虽然莫言说写的是真事,但我仍想把它当作小说来看待。这是一个关于变化的小说,而且是关于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变化,但莫言写来,并不沉重,甚至有些幽默,但又充满了对书中人物(当然包括那两辆车)的关怀。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练之后再回过头去看,心里会是什么感觉?我表达不来,但莫言的这个小说写出了这个感觉。另,小说里讲胶济铁路一九九零年建成,编校错误,应是一九零零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