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翻译温源宁的《一知半解》而声名鹊起,其实,他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已有文名。他首先是位诗人,其次是散文家,然后才是翻译家。他对我说过“在散文方面我并无成绩可言,不过还算是有些兴趣而已”,这是他的自谦。他不但是“京派”散文名家,就是放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散文史上,他也是独树一帜的。我喜欢他的散文,他的文字清新婉约,流利可诵,尤擅长在千字上下的短小篇幅中营造出忧郁的氛围,深长的意境,引入遐思。
这本散文小集,除了收入《甘雨胡同六号》全书外,还增补了南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一些集外散文和评论。
不记得为什么对这本书感兴趣, 看过之后依然没想起来。 也许是开卷八分钟的介绍,也许是文道的声音。 这本适合在雨天的窗边阅读。一边听雨,一边翻页,手感极好。 这个和《离魂》是一样的开本, 喜欢海豚书馆的装祯,大小适度,颜色适度,行间距适度。 总之,有种适度的美。 ...
评分 评分 评分去年记得在当当买过一本南星先生的这个集子,当初之所以买,完全出于对童年的自恋——10岁至15岁,我就在甘雨胡同生活。 甘雨胡同,一头连着王府井,一头连着米市大街,从王府井那座教堂右侧的胡同进去,很窄很窄的老北京意境,小时候丢画片、跳格子、玩疯以后掀着小裙子一头冲...
评分初读南星,有旧时代的伤感,纤细的情绪,结尾一转而温柔;雾里看花,如诗般的文字
评分年少的悸动。
评分几乎被遗忘的散文作家南星,风格十分地上世纪三十年代,不会刻意营造一个令人窒息的氛围,也没有起伏变化汹涌的构造。本身是细腻敏感的体验,像诗性一样蔓延在全卷。
评分挺喜欢的。我信仰那是有花的。我信那是有光明的。易士《出发》最好我忘了自己而你忘了我,最好我们中间有高墙一垛。《邻女》北国诗人倘问讯,落花如雨乱愁多。金克木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 明月照积雪 另《寂寞的灵魂》一篇
评分仓促中看完,都有点负罪感。每次读进去的时候就到了该出门上班的点,想写的没写尽,不得已又混迹在匆忙的上班人流中。看南星先生的文字,总会想起贵阳微雨过后的天气,苍灰色的阴湿的静默的阴天。也会想,要是能在那样的天气里安安稳稳的看这样的书该有多好。北京天气干燥,人在这样的焦灼之中神经时刻崩紧,读这样文字多少会有寄居空山的念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