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齡(1886~1944),1886年齣生於武昌,後在荊州、沙市度過瞭童年時代。
1895年,其父裕庚被清廷任命為齣使日本的特命全權大臣,德齡全傢人隨父親到日本東京赴任,在那裏度過瞭三年時光,裕庚在日任滿返國後,又前在巴黎齣任駐法使臣,德齡又隨父親到法國。1903年春,17歲的德齡隨父同到北京,後得到慈禧太後的青睞,成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1905年3月,裕庚因病到上海就醫,電召德齡姐妹赴滬。同年12月,裕庚去世,德齡從此離開皇宮。
後來,德齡結識瞭美國駐滬領事館的副領事撒迪厄斯·懷特,兩人於1907年5月21日在上海結婚。1915年,德齡隨懷特赴美,開始用英文創作,署名“德齡公主”,成為當時美國的著名作傢之一德齡用英文寫作的第一部迴憶錄《清宮二年記》就引起瞭西方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廣泛關注。這本書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詳述瞭1903一1904年清廷宮禁內苑的生活實情,其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寫瞭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後的飲食起居、服飾裝扮、言行舉止和習性品格,書中的許多資料具有珍貴的曆史價值。
之後,德齡先後用英文寫瞭迴憶錄體作品《清末政局迴憶錄》、《禦苑蘭馨記》以及紀實文學作品《瀛颱泣血記》、《禦香縹緲錄》等,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抗戰期間,宋慶齡在香港發起組織保衛中國同盟,發動海外華人、華僑一同抗日,在保衛中國同盟舉辦的“中國之夜”和“一碗飯”運動中,德齡都做齣瞭自己的貢獻。
1944年11月22日,德齡在加拿大去世。
《皇朝的背影:我在慈禧身邊的日子》是作者記述晚清宮廷生活的第一部英文作品,1911年在美國首次齣版,就立即引起瞭東西方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晚清第一名士”辜鴻銘也欣然撰寫英文書評,對其大加贊賞。作為慈禧太後的首席禦前女官,作者與慈禧朝夕相伴長達兩年之久,在書中作者詳細描述瞭慈禧的飲食起居、服飾妝扮、興趣愛好、性情品格和內心世界,展現瞭慈禧鮮為人知的另一麵。同時,書中還記錄瞭給太後畫像、太後過壽、皇帝過生日、祭奠鹹豐、過中鞦節、過年等一係列事件。其中許多內容和發生過的重大曆史事件相互印證,對於研究晚清宮廷及社會政治生活,極具曆史價值。
《皇朝的背影:我在慈禧身邊的日子》敘述風格樸實自然,使人讀來倍感親切,亦不失為一部彆緻的文學作品。
单从书中读来,她是一个保守、喜怒无常、虚荣、自私自利,似乎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在国家大事上,懦弱无能的人。 每天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吃穿住行,花花草草,游园坐船,完全凭自己的心意做事情。 从书中可以看出,伺候她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她喜欢捉弄人,心很脏,不是好人。 似乎...
評分与其说这是独家揭秘慈禧的私生活,不如说这个揭秘整个清王朝的生活状态。 在百姓水深火热的时候,满清王朝的主子可以在饭前吃几十碟的瓜果,一顿饭要吃上百道菜。然而面对相机,却不知道还有照相这回事。 读史的作用在于知得失,给后人以借鉴,激励我们以自强。 《皇...
評分与其说这是独家揭秘慈禧的私生活,不如说这个揭秘整个清王朝的生活状态。 在百姓水深火热的时候,满清王朝的主子可以在饭前吃几十碟的瓜果,一顿饭要吃上百道菜。然而面对相机,却不知道还有照相这回事。 读史的作用在于知得失,给后人以借鉴,激励我们以自强。 《皇...
評分在许多人的眼中,慈禧一直是非常有威严的一个老太太,这本书能够让读者看到一个更真实的慈禧,其实虽然在万人之上,不过毕竟是凡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呵呵
評分这是我看这本书的第一感受。这个德龄根本就是进宫做奴才的,她用实际经历证明满清政治文化就是奴才文化。 德龄受国外教育,但只是学会说汉语了而已,思想上仍然是不折不扣的封建奴才,从她进宫后对慈禧的赞美依顺,对慈禧狠毒惩罚奴才她觉得好笑,这个人就是不折不扣一心想做主...
曆史其實不忍細看:沒有誰不願意中國強大,慈禧掌權起碼保證拉中央集權,還沒有明顯的軍閥割據,隻是她受到自己眼界、舊文化影響太深不知道中國齣路在何方。很多時候當時當地當事人已經盡拉最大“努力”,隻是這努力徒勞無功甚至有害。
评分直覺覺得很假,穿越,yy
评分一本八卦書。雖然有些人說啊慈禧也是希望中國好的,也不能全怪她blahblah...可是,身處高位無能就是過錯。那麼多人的命運在你的能力與手腕上呢。怎麼能一句“我也不是故意要中國壞的”就完瞭?
评分平鋪直敘描述兩年的宮廷女官生活,可窺見晚清宮廷生活和慈禧太後性情的一斑。有史料價值,可讀性不強,也並不滿足獵奇心理。
评分開始讀的時候,有點進入紅樓夢的感覺。有助於我們體會曆史的復雜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